全民檢測|籲壓縮採樣至結果 在一天內出爐 梁子超:會比較理想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全民檢測(普及社區檢測)進入第4日,當局公布昨午2時止,已驗的12.8萬個樣本有6宗陽性,當中兩宗是新個案,其餘是已確診者。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今(4日)於港台《千禧年代》接受訪問表示,暫時每6萬個樣本找到1名隱形病人,數字不算高,但反映社區仍有隱性傳播,疫情亦不能稱之受控,相信數個星期後,始可「清零」。他又認為,倘當局能將採樣及化驗結果出爐,壓縮至一天會比較理想,另可考慮延長部分滿額的檢測中心,免市民排隊。

梁子超指,倘當局能將採樣及化驗結果出爐,壓縮至一天會比較理想。(資料圖片)

檢測結果首次公布,12.8萬個樣本中,找出2個新確診個案,即每6萬個樣本找到1名隱形病人,梁子超認為,相關數字不算高,但反映社區仍有隱性傳播,疫情亦不能稱之受控,因仍有傳播源,「相信做左幾個禮拜先可『清零』」,他又指,要做到確診數字「清零」,放寬措施或不能太鬆,亦不能予外地傳播輸入本港。

▼全民檢測計劃展開 市民及官員參與情況▼

+12

他提到,政府最初預計每5,000人中,可找出1名隱形病人,比率較當初預計為低,他指,隨疫情降低,隱性病者數字亦會隨之減低,因傳播期多歷時一星期左右。他又指,十幾萬人樣本在統計學上已很大,故已有一定代表性,除非參與及不參與人士差距大,他認為只要做到願檢盡檢原則,「唔需要睇數字太重。」

被問到檢測速度是否落後當初目標的日檢30萬,他則推測,今次是大型檢測,高流量的實驗室初啟動,要達致滿負荷需時數天運作,他認為如未來一兩天有改善,則問題不大,但檢測至化驗結果,能壓縮至一日會比較理想。

樽頸位是否於化驗方面?梁表示,目前樣本送檢不是問題,他推測由於是高流量安排,每環節需緊扣,稍一差池,會拖慢進度,亦關乎人手,但據其理解,會有更多人手加入,相信問題不大。

至於應否延長7天,他指政府最初估計參與人數可達百多萬人,現時已累計80多萬人參與,「唔算差」,如果當局可宣布延長部分滿額、需求高的檢測中心,以免市民排隊輪候檢測,是比較理想。

▼袁國勇示範並比較四種檢測採樣方式優劣▼

+3

他又指,服務性行業是主體經濟,重啟社交活動,是傳播的高危通道,倘日後能服務性行業,實行願檢盡檢安排,可減大規模爆發。有否需要進行第二次全民檢測?他指可以今次經驗借鑒,日後一旦於大型屋邨或工作場所爆發,可作小規模檢測,高危行業需否7日一檢?他則指,倘爆發頻繁,可考慮作為附加措施,因不表示期間的6日不會發病,故必須有防感染措施,另及時安排盡檢盡檢安排。

而政府專家顧問、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商台》訪問中表示,近日到沙田一檢測中心協助進行抽檢,留意人流有所上升,「10個攤位都會有人要等,平均都50人至70人,就算walk-in都已經唔收,所以部份較熱門場地都可延長時間嘅。」問到要否延長檢測日期,他表示延長每日檢測時間太久,負責同事較為吃力,認為可先行「試水溫」,延長三四日後,反應熱烈可再作打算,但指相信政府有所考慮。

▼預約全民檢測 五個步驟如下▼

▼18區141個社區檢測中心一覽▼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