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會污染災難|食環署職員收集槍靶碎片 荃灣區議會視察後將跟進
香港槍會長年累月進行射擊活動所留下的殘餘物數以萬計,在會址附近,無論在山坡、引水道至城門水塘的一帶都有跡可尋。雖然早前槍會被票控一項放置物質於水務設施以「技術性脫罪」告終,但鉛粒、飛靶、彈塞等殘留物並不會憑空消失,事件並沒有告一段落。
今早(28日)環境、衛生及氣候變化委員會主席譚凱邦,荃灣區議員趙恩來及易承聰聯同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到現場考察,有食環署工作人員收集水道中的飛靶碎。譚凱邦稱會於下周四(9月3日)在區議會環境小組召開會議跟進事件,並已邀請地政署,水務署及漁護處作了解。他們懷疑槍會違反地契,批評槍會應履行地契責任,自行清理殘餘物,而非浪費公帑替自己「執手尾」。
早前報道
讓子彈飛|鉛粒飛靶漫山遍野 槍會技術性脫罪 否認與射擊廢物有關
讓子彈飛|槍會1000元地租 地契指需清理污染物 團體倡收回土地
長年累月化「膠塞山」 區議員實測殘餘物數量
先前報道指槍會「後門」附近的山坡發現海量霰彈槍的子彈膠塞,綠惜地球今日攜帶以一平方英呎作單位的測量儀器進行實地考察,趙恩來及易承聰親自進行點算,發現一平方英呎的山野有超過320顆膠塞。
易承聰指數量超出他預期,十分驚人,預計整個山坡應該有數以萬計的膠塞,又嘆指「一大遍綠野無理由要被殘留物所填滿」,認為嚴重影響生態及行山人士。
政府部門清理靶碎 區議員:應是污染者責任
今早在城門引水道一帶有食環署職員在清理城門引水道及附近路邊一帶的橙色靶碎,去年6月底水務署亦曾做大型的清理行動,趙恩來形容情況是浪費公帑替槍會「執手尾」,認為槍會應該自行處理殘餘物或者進行防範措施以免影響環境生態。
政府部門未積極規範 憂潛在危機
趙恩來續指,其實自2018年已經有居民及行山人士就橙色碎片投訴,惟去信地政署後回覆指轉介水務署及警務署跟進。他指政府部門一直未積極促請槍會處理,反而是設所謂的緩衝區,其實是縱容槍會行為,又指各部門處理事件時一貫「官僚作風」,互相推卸責任。他認為政府其實絕對有權力就破壞環境及違反地契事宜進行執法,但不覺地政署有此意願。易承聰認為不應忽視潛在危險性,他指槍會現行並沒有公開火力程度及方向上的限制,經是日考察發現殘餘物的分佈範圍十分大,反問若影響到行人及道路使用者的時候,槍會會否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