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復者歐遊後再感染 港大專家:輕症者抗體僅存3個月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第564宗個案、33歲從事資訊科技工作的男子,於4月中康復出院。他在本月初經英國到西班牙旅遊,月中返港再驗出對病毒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確認,這患者為全球首宗二次感染新型肺炎的個案。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稱,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存在明顯差異,當中最明顯的分別是,再感染的病毒株出現D614G突變,即本港第三波疫情流行的病變。他又稱,本港不少其他康復者的中和抗體量漸漸下降,其中無病徵或病徵輕微的患者,體內抗體可在康復後3月內消失。他提醒康復者仍需戴口罩及保持個人衞生。
▼第三波爆發 政府延長限聚令、晚市禁堂食等措施▼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領導的團隊,為該患者進行一系列的流行病學、臨床、血清及基因組等研究,確認這患者為全球首宗二次感染新型肺炎的個案。
團隊對比病人於3月時首次感染及最近感染的樣本,結果發現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明顯不同,屬不同的基因分支。兩者間有24個不同的核苷酸,而首次感染的病毒中,其ORF8蛋白缺少了58個氨基酸。團隊再將患者基因排序與全球基因資料庫數據比較,發現患者第一次感染的樣本與全球於3、4月時的病毒株相近,而最新的基因排序則與7、8月時收集的病毒株相似。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稱,該患者首次感染的病毒株流行於英國和美國;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則常見於英國和瑞士。兩者的基因排序存在明顯差異,其核苷酸和蛋白質均有所不同,當中最明顯的分別是,再感染的病毒株出現D614G突變,即本港第三波疫情流行的病變,使病毒的傳染性更強。
孔繁毅︰須再了解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孔繁毅續說,患者首次感染後的抗體雖已消失,但他第二次感染時接近無病徵,估計其免疫力仍然存在。孔強調,這類再感染的患者具傳染性,提醒康復者仍需戴口罩及保持個人衞生。他又稱,本港不少其他康復者的中和抗體量漸漸下降,其中無病徵或病徵輕微的患者,體內抗體可在康復後3個月內消失。孔形容新冠肺炎與流感相似,會一直變種並存在,所以預計市民需定期接種疫苗。
至於再感染個案會否影響疫苗研製及採購工作,孔繁毅指,疫苗使用的抗原較為穩定,遂病變亦未必影響其免疫力。但現階段未有為期半年至一年的疫苗研究,故仍需待更多資料探究其免疫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