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城街馬等NGO陷財困 儲備僅夠半年 團體冀眾籌幫助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早前一項調查發現,有一半受訪非政府機構(NGO)的現金儲備不足以維持半年的營運。
有提供食物援助服務的NGO指,在疫情下基層需求大增,每日至少有數十人致電求助,「未試過有咁多人,連(電話)錄音都爆」,同時面對收入減少,料營運資金僅能應付半年,另外全城街馬基金會亦有類似情況,疫情下籌款活動減八成,開拓網上平台籌款。有見及此,有慈善團體組織牽頭發起眾籌計劃,望為有需要NGO提供資助。
▼第三波爆發 政府延長限聚令、晚市禁堂食等措施▼
食物援助急增:連電話錄音都錄爆
啓愛共融基金有限公司創辦人裁傅雅妮(Elli)指,機構主要負責食物援助、教育等企劃。由於疫情關係,重創各行各業,失業率持續上升,向中心求助的人數更是大增,「未試過有咁多人,連錄音都錄爆」,每日至少有數十人致電,欲申請食物援助。有感基層下對前線服務需要,即使第三波疫情肆虐,員工仍回辦公室辦公,期望可及時處理街坊問題。
然而,傅指今年項目基金競爭大,又只能資助特定項目,今年沒申請到任何資助,又言即使有人捐錢買物資,「但又冇行政費」,故只能「食返以前啲儲備」,營運資金僅能應付半年。
全城街馬基金會籌款活動減八成 改網上平台籌款
全城街馬基金會聯合創辦人梁百行則指,中心近乎8成收入皆靠舉辦大型籌款活動所得。惟在疫情、限聚令下,根本無法舉行比賽,原定今年會舉行的13個活動,僅得1個年初的活動可如期進行。他指,營運NGO的最大成本是租金、員工薪水,雖然機構主力以推廣跑步助弱勢社群,但在疫情的新常態下,強調不是「唔係話唔出嚟就唔使做」,亦有開拓網上課堂,教導基層兒童。
對於如何節流,他指在職員工需要減薪,雖有參加政府推出的保就業計劃,惟亦只能「補返同事少少人工」,慨嘆只求「生存日子可以耐啲」。良師香港(Teach for Hong Kong)創辦人陳君洋認為「有危亦有機」,如機構開始開拓新方式籌款,包括善用網絡,「NGO存在係因為受眾而存在」,機構在新常態下思考如何幫服務對象者。
「香港橋良」望為NGO救急
有慈善團體有見及此,發起眾籌計劃,為NGO進行資助配對計劃。「香港橋良」計劃發起人、陳一心家族慈善基金(CYSFF)執行總監陳敏亮指認為,公眾可按自己經濟能力,將政府現金發放計劃的1萬元捐出。基本會期望,十月下旬可向參與計劃的18間NGO發放最多50萬元的資助。有份協助籌款的American Club Foundation主席莊敬儀亦形容資助如同幫NGO「救急」。
陳一心家族慈善基金成立於2003年,致力於以提高教育水平為重點,為所有人提供獲得學習和發展的機會。作為一個混合型基金會,基金會支持資助項目以及營運基金會發起的特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