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風波及疫情持續 港大:36%人同時有抑鬱及創傷後壓力症狀
去年的反修例風波未平之際,新冠肺炎自今年初襲港,社會氣氛沉重。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向過萬名市民調查,受訪市民中,分別有超過七成及四成受訪者,有中至高度的創傷後壓力症症狀,以及抑鬱症症狀;36%更同時存在兩種精神健康問題症狀。24歲或以下年輕人,呈現徵狀情況更較25歲以上人士嚴重。
負責研究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表示,如外在壓力已化解,市民的壓力反應仍然持續一個月以上,完全無法抽離,便需尋求專業協助。
▼港大調查詳細分析▼
團隊以網上問卷形式,於今年2月至7月期間,向超過1.1萬名市民收集資料。調查發現,逾七成人呈現中至高度抑鬱症狀,而超過四成人有中至高度的創傷後壓力症狀;同時有36%受訪者同時出現上述兩種精神健康問題症狀。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表示,出現有關情況是警號,比較嚴重和難以處理。本港社會事件情況反覆,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港人精神健康正受多元化事件挑戰,各國過往的相關經驗不多。不少人假設創傷只是一次性,創傷後壓力猶如災後回顧,不過本港目前未見災後情況, 看不見完結點。
▼第三波爆發 政府延長限聚令、晚市禁堂食等措施▼
疫情、社會事件及個人壓力三重累積
陳友凱解釋,一般人壓力來源分為三方面,並會有累積影響,即每經歷多一件事,便會增加病徵。首先壓力會與疫情有關,包括在高危環境工作、初期防疫物資不足、抗疫為生活帶來不便等。不少人亦因疫情影響經濟及行業發展,對前景感憂慮。
第二種壓力來源則涉個人,如學業及事業不順、感情問題等。陳友凱指,自去年的社會事件後,市民與家人或朋友不和的情況增加,他認為很可能與社會環境轉變及政治立場有關。
第三類是社會事件帶來的壓力,當中最嚴重的情況是事主直接遭被攻擊、遭受性暴力等,其次是被捕、被扣留、言論傷害,以至被武力驅散,或看見他人受襲。陳稱,在事件經歷越直接,創傷後壓力及抑鬱程度會越高。
年輕人徵狀更嚴重 著重身份認同、生命意義
調查亦發現,24歲或以下的年輕人,呈現抑鬱及創傷後壓力的徵狀,會較25歲以上的人嚴重。陳友凱解釋,年輕人接觸創傷性的社會事件較多,而且特別著重理想、身份認同、生命意義等概念,這一年來受重大挑戰。
此外,年輕人的腦部正值發育時期,對精神健康的風險較大。他建議年青人好好掌握生活上可控制的事項,如朋友關係、學業、興趣等,避免過於專注面向對不可控制的事件。
壓力反應長期抑壓 可演化成疾病
陳友凱續稱,調查中55%受訪者的症狀是「壓力反應」,如短暫失眠及失去胃口,他們可透過抽離事件紓緩情況,並非代表患病。惟疫情及社會事件造成的壓力持續,市民長期受抑壓,可能會演化成疾病。倘外在壓力已經化解,市民身上出現的壓力反應,仍然持續一個月以上,完全無法抽離,便需尋求專業協助。
需重建市民信心
他指出,政府及社福醫療界在精神健康方面的工作不容易,坦言社會事件令市民對政府信任大打折扣,受嚴重精神困擾的市民或曾參與社會運動或被捕,根本不敢求診。他建議,政府及服務機構須令市民重建信心,長遠地保障求診者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