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O到全職家長 躁底父收火照顧ADHD兒:爸爸這份工無人可取代
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早前舉辦了第一屆傑出AD/HD 大使選舉,選出了三位大使,希望他們能鼓勵同路人,勇敢面對和尋求方法助孩子和自身走出困境,然而他們走過的路途並不簡單。
徐嘉輝是其中一人,他本是保險公司營運總監,每日要解決的問題不少,豈料遇上兒子,出現的困難更大;在他眼中簡單的功課、課文,兒子總是拖拖拉拉、甚至難以完成;因此自小成績優異卻性格「躁底」的徐嘉輝曾多次對兒子大發脾氣。直到兒子被診斷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之後,他才慢慢明白,「原來需要改變的是我自己」。
兩年前徐嘉輝把心一橫,辭去工作,收起脾氣投入家庭照顧兒子。陪兒子踩單車,做運動,兩人甚至曾一起前往台灣背包旅行一個月;回望走過的路,徐嘉輝發現,關心能夠發揮極大作用,「辭工是值得的,因為父親這份工無其他人可以替代。」
徐嘉輝是一個「叻人」,從小讀書便過目不忘,因此而見到6歲的兒子連最簡單的課文都未能背誦時,他感到疑惑和不解;同時作為跨國保險公司的營運總監(COO),每日的工作都很忙碌,回家看到做功課拖拖拉拉的兒子,令他更感憤怒,「幾行字佢好耐都背唔到,就會大聲鬧佢。而家想起,其實有好多話過咗火,只是發洩情緒,令到父子之間關係好差。」
兒子確診ADHD 才發現需要改變的是家長
學習跟不上,功課又無法按時完成,學校的老師終於來電提醒家長應該帶孩子去做檢查,徐嘉輝才帶著兒子去做測試,才發現兒子是患上AD/HD。起初,徐嘉輝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認為兒子只不過有些貪玩。其後蒐集了許多資料,才慢慢接受孩子需要藥物治療,「其實兒子有自己嘅興趣,你去逼佢做某樣嘢,反而令佢反感,不能適應。其實需要改變的是家長,不是小朋友。」
毅然辭職全職照顧病兒 父子背包遊台灣
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兒子,徐嘉輝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辭去自己營運總監的職位,做一個全職爸爸。徐說這個決定不容易,家中少了自己的一份收入,生活壓力驟增,然而太太卻非常支持,也令他堅持這個決定,「辭職時,我同老闆說,我知道可能搵一個人頂替我唔容易,但一定可以搵到,不過我個仔的爸爸,這份工無其他人可以替代。」
辭職之後,徐嘉輝有了更充裕的時間陪伴兒子,平時會帶兒子出去踩單車、踢波,一兩年前父子二人更在台灣旅行了一個月,「好好嘅身教經驗,一起解決好多旅行中的問題,令父子關係好咗好多。」
做家務、玩VR遊戲 疫情下家長如何應對
新冠疫情持續逾半年,長時間的停課,令不少患有ADHD的青少年及他們的家庭都感到困擾。羅凱欣11歲的幼子也是一名AD/HD患者,她指網上授課完不適合AD/HD小朋友,因此閒暇時會叫兒子幫手做家務:「洗米、洗菜,佢做得好好,都會讚佢幫到我好多。」
王偉堂一家也在疫情中也遇到挑戰,16歲的兒子難以外出運動,於是一家人準備好虛擬現實(VR)遊戲讓兒子玩,可以釋放一下精力。一家人自從兒子小二時確診後,就「做了許多功課」,包括聽講座、參與課程等。一家人表示,面對AD/HD的小朋友需要不斷讓他們嘗試,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咁樣先可以集中精神,有自己的目標。」
協會選3名大使鼓勵同路人 協會呼籲疫情期間家長勿輕易停藥
根據調查所示,全球兒童 AD/HD 的發病率約為 3%-7%,本港約有逾四萬名兒童及青少年患者。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主席伍敏姿指,AD/HD小朋友容易與人起摩擦,社交不佳也會令他們欠自信。協會早前舉辦了第一屆傑出AD/HD 大使選舉,上述照顧者都獲選為本屆大使,伍表示期望透過三位分享自身經歷過的困擾和壓力,以及如何跨越這些難關,鼓勵其他同路人,勇敢面對和尋求方法助孩子和自身走出困境。
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減低照顧者的心理壓力,伍敏姿認為及早讓他們接受適當診治是重中之重,而藥物治療、行為治療與家校合作均擔當重要的角色。她呼籲醫管局能及早協助 AD/HD 孩子達至「零輪候」,包括開展針對所有在學兒童的公私營合作(PPP)計劃、增聘兒童精神科專科醫生及 加緊培訓精神科的醫護人員、於中小學成立校本跨界別專業支援團隊等。
另外,伍敏姿提醒疫情期間,課後支援和康復訓練大減,加上長期在家中,生活規律被打亂,家長與病童摩擦變多,她提醒家長不要因為孩子不返學而減藥或者停藥,更需要觀察孩子對藥物的反應,而到了暑假,也需要給孩子放鬆休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