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火星相機」由理大研製 可抵受150°C溫差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今日(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香港理工大學亦有參與「天問一號」項目,該校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研究團隊,成功研製一台搭載於火星探測系統上的關鍵儀器「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火星相機」),重量約390克,可抵受穿梭地球與火星約攝氏150度的極端溫差,亦能在火星表面極低溫的環境下運作。

理大研發的「火星相機」重量約390克,外殼十分堅固,能抵受穿梭地球與火星長期(超過9個月)出現約攝氏150度的極端溫差。(理大提供)

理大表示,火星探測系統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火星相機」將搭載於著陸器外層平台上,以監視著陸情況、火星的周遭環境,以及降落火星後巡視器的操作狀態,包括太陽翼的打開及天線的狀況。相關資訊對掌握巡視器能否在火星表面成功巡視至關重要。

「火星相機」重量約390克,外殼十分堅固,能抵受穿梭地球與火星長期(超過9個月)出現約攝氏150度的極端溫差,及後須能在火星表面極低溫的環境下運作,並要承受相等於地球地心吸力6,200倍的衝擊。「火星相機」具備廣闊測量視野,水平視野範圍和垂直視野範圍分別達到120度。

「火星相機」由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啓亮,率領約20名理大研究人員共同研發。

「火星相機」由理大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啓亮,率領約20名理大研究人員共同研發。(理大提供)

容啓亮說,相機須在長時間的太空旅程中克服極端溫差、輻射、機械振動等挑戰,最後仍保持十分高的穩定性。理大團隊在三年內成功研製火星相機,並通過多項相關的太空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