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20 |社會事件疫情令學生現創傷壓力 專家籲網上聚會減壓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中學文憑試將於周三(23日)放榜,考生先經歷反修例風波,再面對疫情,精神科醫生麥永接形容,疫情下未知數太多,考生普遍易感壓力及情緒波動。
而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亦表示,疫情下考生求助不減反增,今年更首有考生「疑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當中有考生擔心染疫,每日測量多次體溫仍憂心不已;另有考生受反修例事件影響,情緒未穩便要迎戰DSE,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疫情下不宜外出,專家建議考生轉視像聚會,放榜前亦宜放鬆心情:「轉網上視像唱K、打機,都一樣可以共同進退」,並及早調整作息,在家做帶氧運動、瑜伽等,預備應付放榜。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指出,本屆文憑試考生面對特別社會情況,未知數太多,壓力難以估計。(資料圖片)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指出,本屆文憑試考生面對特別的社會情況,再遇疫情,未知數太多,壓力難以估計,情緒波動難避免。

先是社會事件,之後疫情遍及全球,現在再有第三波爆發,考生會擔心成績未達預期,且不論本地或海外升學都受疫情影響,未知數太多。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

面「三面夾擊」壓力 學生易感無助及焦慮

麥永接收到一名校生求助,形容受社會事件、疫情及學業壓力「三面夾擊」,失眠且無故地肚痛及腹瀉。

他說,考生經歷社會事件再遇疫情,易感無助及焦慮,家長可把握機會陪伴子女,一起尋找升學資料、留意疫情下院校收生安排有否變動,「既有精神上支持,又有實際支援及建議」,並讓考生明白「人生本就充滿不確定性,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及家人」。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直言,普遍年輕人皆關注反修例風波的事態發展,之後的疫情打亂考生「陣腳」,再遇歷史科考題被DQ,可理解考生易感壓力及無助。(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有學生因疫情令行致變神經質 情緒繃緊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亦認同,普遍年輕人皆關注反修例風波的事態發展,其後疫情打亂了考生「陣腳」,再遇歷史科考題被「DQ」,考生難免感壓力及無助。放榜前夕本港出現第三波爆發,市民多減少外出,惟她透露,求助DSE生人數有輕微增長,而除了常見的抑鬱、焦慮,更出現「疑病」及「創傷後壓力症」的考生個案。

鄒凱詩舉例指,有考生十分緊張及擔心自己染疫,行為十分神經質,即使已知沒發燒,仍不停量度體溫,情緒繃緊,幸接受輔導及在家人開解下,情況有所好轉。

家長忌說「放鬆點、別想太多」

至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考生,她解釋,社會事件令全港關注,即使非現場經歷,部分人看直播時太投入,有感生命受威脅而持續驚怕,他們在壓力未舒減下就考DSE,接近「爆煲」。

以往不少考生會在放榜前夕相約朋友共聚,放鬆心情,疫情下不宜外出,鄒凱詩建議考生轉視像聚會:「轉網上視像唱K、打機,都一樣可以共同進退」,並及早調整作息,在家做帶氧運動、瑜伽等,預備應付放榜。她又提醒家長忌說「放鬆點、別想太多」等無法表達同理心的說話,可以「明白你壓力大、無論如何都支持你」等為子女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