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6000萬推廣閱讀 葉建源指明益中資出版社 教育局:質素為先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教育局昨日(18日)宣布,撥款約6,000萬元讓學校從「可供選擇書目名單」內挑選及購買合適的實體圖書予有關學生在暑假期間閱讀,每人一本。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今日(19日)回應指,粗略看過書單後發現可選的748本圖書來自約50間出版社,當中超過70%即500多本圖書來自中資機構聯合出版集團。
葉建源質疑計劃非常緊迫,事前亦沒有諮詢學校圖書館主任意見,認為是不合理。他又指書單中出版社比例嚴重失衡,擔心有利益輸送之嫌,並認為限制學生的閱讀範圍和學校選書的自由。葉要求當局讓學校在不限制出版商及書目的前提下選書,並會在立法會要求當局公開交代計劃的細節。
教育局反駁指,一直從專業角度,按圖書的質素考慮推介是否適合中小學不同階段的學生,而不會基於圖書的出版社而建議書籍,因此絕不存在優待某書局或某出版社的書籍。

葉建源指書單超過70%即500多本圖書來自中資機構聯合出版集團。(葉建源提供)

推介748本書 70%屬中資聯合出版集團

教育局昨天公布推出「書出知識-贈閱圖書」試行計劃,透過學校向所有就讀官津及直資學校的中小學學生送贈圖書。葉建源表示,試行計劃要求學校於6月18日至7月9日,於教育局提供的748本「可供選擇書目名單」中挑選書目、完成報價及落單訂購等工作。

他發現書單中可選圖書來自約50間出版社,當中超過70%來自中資機構聯合出版集團;而來自台灣的出版社只有2間,佔書量只約8%。他指收到一些校長、圖書館主任等意見,認為由宣布計劃到安排選書、邀請報價以至完成訂購,只有不足三星期,「是完全不正常及不合理的」。葉引述學校圖書館主任指,「他們對突如其來的撥款沒有感到興奮,反而認為不是從學校及學生利益出發」。

葉建源指書單中出版社比例嚴重失衡,擔心有利益輸送之嫌。(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葉建源:突然其來並充滿疑點

葉建源又認為,學校向來可靈活購買不同種類書籍,包括中、英文實體書及電子書。現時卻限制學校在圖書範圍內選書,讓人質疑以公帑讓出版社得益,有利益輸送之嫌。另外,當局亦沒有交代如何選擇出版商;而書單中只有中文書,完全忽略非華語學生的需要。

葉建源形容計劃「突然其來並充滿疑點」,表示會在立法會要求當局公開交代細節,並要求按過往做法,讓學校在不限制出版商及書目的前提下選書。他又促當局給學校提供時間上的彈性,學校毋須在短短三星期完成計劃。

一所小學圖書館。(資料圖片 / 洪嘉徽攝)

教育局極度遺憾「某些政客」扭曲事實

教育局稱一直從專業角度,按圖書的質素,考慮是否適合中小學不同階段的學生,而不會基於圖書的出版社而建議書籍,因此絕不存在優待某書局或某出版社的書籍。局方又指為推動閱讀,一直有為學校提供建議書目,由教育局專科人員向學界推介優質圖書,行之有效。自2018/19年起,配合向公營學校發放的「推廣閱讀津貼」,就四個建議閱讀主題,包括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健康生活、品德教育,以及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向學校提供主題閱讀建議書目。

發言人不點名指「某些政客」以其「分中分台」的立場,將推廣閱讀政治化、妖魔化,甚至不惜扭曲事實,抹黑教育局利益輸送,這完全是不實的指控,教育局表示極度遺憾,並譴責有關做法。

教育局表示,「書出知識-贈閱圖書」試行計劃的目標為於暑期開始前,透過學校代為訂購,向全港約60萬名中小學生每人贈閱一本實體書,故此在短時間內確保圖書供應至為重要。整個訂購圖書的程序需時,亦涉及重印或加印圖書,而處理物流運輸過程亦非容易,為讓學生能在暑假前獲發圖書並於假期餘暇閱讀,該試行計劃以本地中文書籍作為試點,是務實的處理方法。

發言人表示,專科人員以前述四個建議閱讀主題書目為藍本,在極短時間內更新整理出一定數量、來自不同出版社而具質素的書目,為學校提供充足選擇;學校可因應校情和實際運作需要,自行決定選書的安排,可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從「可供選擇書目名單」中為學生挑選心儀圖書,亦可重複選取某些書籍,以配合校內推廣閱讀方面的工作,例如班本/級本的漂書活動,並從中讓學生學懂感恩珍惜,培養正面價值觀。

局方指,實體書市場上各出版社的份額不一,出版書種亦不盡相同,於「可供選擇書目名單」內比重有所不同,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