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聚令|只放寬不撤銷 陳肇始:不涉政治 公眾地方點人人探熱?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放緩,政府昨天公布,決定由本周五起放寬限聚令,人數上限由8人擴至50人。不過,社會有聲音質疑在疫情放緩下,政府仍不解除限聚令,是為了打壓公眾舉辦及參加遊行、集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天(17日)早上在電台節目重申,政府做法只從公共衛生角度考慮,絕無政治考量。她解釋,政府無法對在公眾地方聚集的人施加限制,因此只可限制人數,「點同每個人探熱?」
▼政府放寬限聚令 6月19日起新規定▼
陳肇始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政府放寬而非解除限聚令,是因希望保持一定程度的「可控」,限聚令人數「唔可以無限加大」。陳肇始解釋,政府無法對在公眾地方聚集的人施加其他限制,只可限制人數;相反在食肆及其他處所,則可施加一些規定,例如枱與枱之間需有1.5米距離等,因此可以放寬在這些場所的人數限制。
被問到50人在室外聚集的風險較高,抑或在宴會上進食的風險較高時,陳肇始稱所有事情都有風險,當局需同時考慮能否有效管理風險。她又認為,雖然婚宴人數聚多,但大部分時間都坐下用餐,「唔係走嚟走去、聚集」,而且進入場地前需量體溫,不進食時又要戴口罩,她認為已能有效控制風險。她續指,法例沒有限制新人在婚宴敬酒,但當局希望新人都能考慮這做法仍有一定風險,應盡量避免太多的交流互動。
她又指,雖然市民在公眾地方大多戴口罩,「但唔戴又點呢?無人控制到嘛!」現時市民上班上學,學校及交通工具的人數都多於50人,為什麼又沒有限制?陳肇始解釋,正因社會需要逐步回復正常生活,不少專家都指,防疫措施不能全部同時放寬,而上班、上學屬必須,故「另一啲嘢就要收緊。」被問到政府專家顧問團的成員是否都支持政府不取消限聚令,陳肇始稱,專家支持逐步放寬措施,但會議上沒有仔細討論如何放寬,「無好細緻話放寬到幾多人,得唔得呢?」
陳肇始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解釋新措施,再次強調在公眾地方,無相應負責人、管理人,政府不能控制風險,也不可確保參與者做足防疫措施,「點同每個人探熱?」,她否認新措施是為了限制市民參與遊行。被問到公眾遊行及集會都有主辦單位,而且可以要求參與者戴口罩,陳肇始回應稱,「如果沒有人數限制,可控情況會減低。」
對於現時市民可以到沙灘嬉戲,聚集人數密度高,也無法為所有人量體溫的情況,陳肇始稱,雖然沙灘整體看似人數多,但現時也不可以多於8人一組,惟承認情況亦反映,在公眾地方較難控制聚集的密度。主持質疑政府是否對沙灘情況「隻眼開隻眼閉」,陳肇始否認,又指康文署有就599G限聚令在沙灘巡查了14萬多次,也作出了逾1.5萬次勸喻,惟沒有作出任何檢控,「通常一家大細,好開心。」
另外,陳肇始指,康文署會在適當時間公布球場、遊樂場是否重開,但不可多於50人。至於學校可否舉辦多於50人的畢業典禮的問題,她指需視乎舉辦場地是否公眾地方,例如教育局對學校禮堂的定義。另一方面,她指,健康碼在技術上已經準備就緒,惟仍有其他事情需要與多地政府商討。她又稱,政府預計可以在7月至9月交還駿洋邨。
有聽眾致電港台節目,批評限聚令放寬至50人是不合理。聽眾黃先生認為,現時坐巴士上班的人眾多,加上天氣熱,愈來愈多人不戴口罩,斥政府為何不立例要求人戴口罩,反而禁止多於50人在室外聚集,質疑是為了打壓遊行示威,「唔好再講唔係政治考慮,一係就話係迫於無奈,市民條氣都順啲啊!」
他又稱,去年政府舉辦社區對話時,陳肇始一度落淚,「舊年以為佢為香港人發聲…希望唔係為咗討好香港人而流兩滴淚。應該有返少少良心,唔係鱷魚淚。」
陳小姐斥政府做法是政治考慮,為了阻止七一遊行;張女士也批評「官字兩個口」,認為宴會進食時不戴口罩,風險較室外戴口罩聚集更高。不過,聽眾李小姐認為,外國曾經出現慶典後有多人確診的情況,相信政府是考慮了這些因素而有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