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腎病患者在家自行洗肚 免常出入醫院增感染風險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為每周要回醫院至少兩次「洗血」(血液透析)的慢性腎衰竭病人帶來不少煩惱。為免卻經常出入醫院增加感染風險,有病人由「洗血」改為家居「洗肚」(腹膜透析),每日三次手動式為自己「換水(換透析液)」,其餘時間可如常外出。
有醫生表示,「腹膜透析優先」政策已推行多年,期望更多腎衰竭患者使用這種可攜式、具彈性治療方法。

吳先生每日早午晚定時自行更換透析液,開始前先會清潔雙手。(威爾斯親王醫院提供)

本港接受腎臟替代治療(則包括「洗肚」及「洗血」的透析治療及腎臟移植)病人由2009年的7,408人增加至2018年的9,860人,上升約33%。在透析治療中,接受「洗肚」比例在這十年間均佔大多數,但百分比近年稍回落,由2009年的81.5%微跌至2018年的74.7%,反之接受「洗血」的病人微升。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科顧問醫生李錦滔解釋,兩種透析治療可相輔相成,部分長時間接受「洗肚」的病人有機會出現併發症,例如利用腹膜過濾廢物的能力降低、排水能力轉差、出現腹膜炎等,才轉為「洗血」。

+1

今年60歲、已退休的吳先生先後試過上述三種治療方法,32年前因腎病開始接受「洗血」,因當時從事運輸業,工時長、工作環境差,難以有合適環境定時更換透析液,故寧願每周請假兩日到醫院「洗血」,通常每次需時大半天,每次至少打兩針十分痛楚。其後吳先生因獲遺體捐贈而可換腎,一用便是28年;直至去年腎臟再次出事,年底開始每日早午晚各一次「洗肚」。每次把透析液經導管注入腹膜,利用腹膜進行透析,體內過多的水分和廢物滲透至透析液,最後把透析液引流出體外,需時20至30分鐘。由於導管如腰帶般纏在腰間,他指除了不能游泳,生活如常。

吳先生說,藥廠會把透析液直接送上門,疫情期間不用特意外出,加上每八個至十星期才回醫院抽血及覆診一次,疫情期間只需到醫院四次。至於「洗血」病人,在疫情期間仍必須每周回醫院。李錦滔補充指,參考內地情況,「洗血」病人確診新冠肺炎機率較「洗肚」高,估計是醫療系統充斥確診者,病人抵抗力也低,加上經常進出醫院,也增加與醫護人員互相感染風險。

李錦滔(右)表示,參考內地情況,「洗血」病人確診新冠肺炎機率較「洗肚」高,估計是醫療系統充斥確診者,病人抵抗力也低,加上經常進出醫院,也增加與醫護人員互相感染風險。(勞敏儀攝)

李錦滔表示,去年美國「提升美國人腎臟健康」行政指令指出,要確保2025年有八成新腎衰竭患者在家中接受透析或接受移植,大部分國家「洗肚」實際成本較「洗血」便宜10%至30%,且不用接駁機器靈活性較高,可提升病人生活素質,故認為本港應維持家居透析,尤其是腹膜透析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