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宿舍遙遙無期 居劏房單身女子入住青年共居空間重獲新生
剛踏入社會便被逐出家門,一個女子要找片瓦「遮頭」,除了劏房幾乎別無他選。為了一個六十呎劏房,家嘉每天窮得只能吃公仔麵,甚至寧願在街上流連,也不想回到那個難言安樂的「蝸居」,「當時電視成日話政府推行青年宿舍,但上網搵親都話仲計劃緊。」
她後來遇上東華三院的青年共居空間,終於有自己的家,租金較劏房便宜近半,「依度30歲前都可以繼續申請,兩年後我未夠30歲,希望可以續多一次。」由兒童之家、到入住劏房,家嘉終於在共居空間,找到重過新生活的契機。
媽媽早逝,家嘉與兄長幾乎在兒童之家長大。成年後不再是「兒童」,只能按規矩離場,後來社工為兩兄妹安排公屋。數年後,哥哥想成家立室,要求家嘉搬走,在某年的萬聖節夜,哥哥一怒之下踢向廁所門,站在門一側的她頓時頭破血流。
寧在公司「OT」、超市商場流連不回「家」
二十出頭不久,一聲「遂客令」下只能到處尋覓一個安身之所。但在香港這個寸土值萬金的地方,要有一個住所並不容易。她曾看過套房,又曾打算與他人合租,尋尋覓覓下,最後亦只能負擔劏房。約六十呎的空間,家嘉寧願在公司「自願OT」、在超市和商場流連,也不願回到那細小無窗的單位,「放工超級市場多減價(貨),商場又有免費冷氣。」
在細小的空間內,廁所只能容納一人走進,坐廁之上就是洗手盤和熱水爐,每當家嘉憶起當時的環境,仍會感到心悸。
「𠵱家見到公仔麵都唔想食」
「以前真係好窮,曾經窮到一日只夠錢食兩個公仔麵,真係食到嘔,𠵱家見到公仔麵都唔想食。」在學生時期入住公屋,家嘉仍要交租,雖然獨租劏房時已投身社會,但租金高昂,全職上班再加上兼職補習,收入仍近乎「月月清」。
劏房的水電費更「重皮」,鄰居開冷氣時,冷氣竄出走廊,她只能偷偷打開房門,讓冷風溜進房內。
當時電視成日話政府推行青年宿舍,但上網搵親都話仲計劃緊。
受惠儲蓄計劃 心願冀「補牙」
後來租約將滿,家嘉發現了東華三院「福全。共寓」計劃,有幸報名並成功入住,租金便宜近半,她笑言:「環境舒服咗,有梳化坐,又有電視睇。」
入住共居空間後,受惠於計劃,家嘉終於可一嘗儲蓄滋味。「福全。共寓」提供儲蓄計劃,若參加者每月儲蓄300元,將提供額外可獲100元,即有3:1的儲蓄配對金額,資助金額每月最高限額為1,200元,在租約完結後發放。屈指一算,家嘉兩年後可獲11萬元。
11萬元非小數目,原以為她有甚麼夢想要實現,但她卻最想看牙醫。原來因為蛀牙,她的三隻牙齒已蛀得碎掉,僅留下三個空位,加上智慧齒橫向生長,令家嘉困擾已久,「睇過牙醫,就算用平嘅方法,每隻牙都要大約5000蚊,智慧齒要萬幾蚊一隻。」
出租率達九成
「福全。共寓」計劃經理羅秀英說,東華三院自資翻新大角咀福全街56號及菩提街1號大廈,並撥出兩層作青年共居,成為如今的「福全。共寓」。
她說,「福全。共寓」共有40個床位,入住率達九成,連計水電及煤氣費,月租僅3000元,「見到好多年輕人都開心咗、安樂咗,唔洗再怕業主加租。」
家嘉是個樂觀開朗的女孩,談到過去的悲傷事,沒有表露出自怨自艾的態度。27歲的她終於有一個「家」,但對於未來,她卻沒有多想,「依度30歲前都可以繼續申請,兩年後我未夠30歲,希望可以續多一次。」在香港,年輕人要計劃未來的蝸居,或者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