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確診警長危殆ICU插喉 醫管局改以往做法拒答病情細節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本港今天(10日)增加16宗個案,累計確診數字升至989宗。
661名留院確診者中有15人危殆,包括46歲男警長,以及一名75歲老婦,該婦人情況危殆,使用呼吸機但情況仍轉差,今天開始需用人工肺,是本港首名使用人工肺的病人。
而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醫生被追問男警長病況為什麼急轉直下,有什麼高危因素及治療方案時,一改以往詳細解答的做法,多次沒有正面回應,並以病人私隱理由拒答。

▼確診警長參與3月31日太子站行動▼

+14

要插喉用呼吸機

何婉霞稱,本港有661名確診者現時仍然留在14間公立醫院,當中有15人危殆,新增轉為危殆的個案是第854宗及第956宗個案。

第854宗個案是46歲西九龍總區機動部隊男警長,何婉霞指,該病人昨天情況本為穩定,但其後氣促多了,含氧量轉差,即使使用高濃度氧氣都未能達標,因此轉入深治治療部,需要插喉,用呼吸機協助呼吸,而他亦有服用抗病毒藥物。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 多項措施▼

+11

私隱為由拒病情 與新聞官打眼色

記者追問該警長病況,包括為什麼情況突然轉差、正服用哪種抗病毒藥物、有無使用新藥瑞德西韋時,何婉霞都沒有正面回應,僅稱醫管局會留意所有病人的情況,如果情況有變,就會把病人送到深切治療部,因應其需要去提供治療。記者再次追問時,何婉霞稱,醫管局在記者會上公布疫情及數字,「係希望社會知道疫情,有心理準備要戴口罩、做手衛生,因為尊重病人私隱,唔評論個別病人。」

有記者問到作為警員,該46歲男子理應體能較好,現時病況急轉直下,是否有甚麼高危因素。何婉霞表示,根據一些醫學研究,65歲以上人士;肥胖;有肺病、糖尿病、血壓高、心臟病等慢性病者,都屬高危人士,記者追問該警員是否有慢性病時,何婉霞沒有回應,更向負責主持記者會的新聞官「打眼色」,而新聞官著下一位記者發問。何婉霞在是次記者會上,最少兩次向新聞官「打眼色」。

何婉霞在是次記者會上,最少兩次沒有回應記者問題,並向新聞官「打眼色」。 (香港01直播)

以往當局詳細解答危殆病人病情及高危因素

另外,有記者問到另一名轉為危殆的28歲男子(第956宗個案)是有甚麼高危因素時,何婉霞僅稱「有我剛才提的風險因素」,記者再次問到是哪項因素時,她只重覆一次「有我剛才提的風險因素」。

不過,翻查以往政府新聞處的新聞稿,衞生署及醫管局都多次在記者會上提及個別病人的病情及高危因素,例如在3月13日的記者會上,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指,一名16個月大幼兒有輕微發燒、流鼻水,暫時無需服用抗病毒藥物,只需服用必理痛。在3月14日的記者會上,劉家獻指出一名在鑽石公主號郵輪染病的85歲男患者患有心臟病。在2月17日的記者會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第58宗個案、69歲男子是退休人士,有血壓高和糖尿病的長期病患。

何婉霞(右)稱,醫管局在記者會上公布疫情及數字,「係希望社會知道疫情,有心理準備要戴口罩、做手衛生,因為尊重病人私隱,唔評論個別病人。」(羅君豪攝)

至於首位需使用人工肺的病人是一名75歲婦人(第595宗個案),何婉霞指她已入深切治療部一段時間,情況危殆,使用呼吸機協助呼吸,但情況轉差,醫生評估後,決定今天開始為病人使用人工肺,是首位需使用人工肺的本港病人。醫管局現時有20多部人工肺,何婉霞認為應足以應付需要,她指本港所有確診者中,有25人需入深切治療部,即佔約2.5%,相對歐美國家,需使用深切治療服務的人較少。

▼限聚令升級延長▼

+11

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患者有甚麼高危因素,例如有無長期病患,是關乎公眾利益,當局無需避忌。不過他亦指出,部分病人或不希望病情被其他人知曉,包括其家人;而若病人陷入昏迷,或由其家人為病人作主,「可能家人唔同意講任何嘢」,醫管局或需作出平衡。

記者再次以電郵向醫管局查詢第854及第956宗個案的高危因素及用藥情況,醫管局發言人回覆指,醫管局一向尊重病人私隱,不希望具體公開討論個別病人的情況,這個原則一視同仁。就閣下查詢的病人,醫管局發言人已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病人正使用呼吸機幫助呼吸,以及處方抗病毒藥物,情況危殆。至於其個人是否有高風險因素,及詳細用藥情況,醫療團隊會向病人家屬直接詳細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