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卓偉《紐約時報》撰文:封城禁聚難長久 應「有鬆有緊」找平衡
新冠肺炎繼續威脅香港,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在4月6日《紐約時報》撰文,認為封城及禁聚政策不能持續下去,社會不單要付上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會消磨人們的意志及心靈健康。他認為,直至全球一半人口免疫或康復後,或是有效的疫苗面世,大流行才會減退。
梁卓偉估計,在人們有免疫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大量死亡個案,但有效的疫苗研發需時1至2年,故他提出「有鬆有緊」政策,即在禁聚一段時間後,可以逐步讓人們重回正常生活,若出現爆發時便再收緊政策,直至找出疫情在受控下,且經濟及社會損失均在可承受範圍內的生活模式。
梁卓偉在《紐約時報》以〈封城非永久方案,要怎樣解除〉(Lockdown Can’t Last Forever. Here’s How to Lift It.)為題撰文,指出圍堵及禁聚政策是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的傳播,但卻無可避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消磨人們的意志及心靈健康。他也認為,圍堵及禁聚政策並無科學的基準,如實施多久才見效,多久又可以解除政策等。
因此,梁卓偉提出「有鬆有緊」政策,政府可以在禁聚一段時間後,讓人們重回正常生活,若出現爆發時便再收緊政策,不斷重覆嘗試,直至找出疫情在可受控下,且經濟及社會損失均在可承受範圍內的生活模式。
▼防疫辣招 禁四人以上聚集 關閉多項設施▼
政府必須準確地調整預防措施
梁卓偉指出,多地推行遏制政策均失敗收場。如武漢曾在2月、意大利北部在3月因疫情在兩地迅速蔓延,政策只能減低疫情帶來的禍害。而香港、新加坡及台灣雖然未出現本土疫情,但情況或許只是暫時。美國及西歐多國同樣面對疫情,當地政府正尋找不損害經濟又能防止疫情擴展的模式。他在文章內再次重申,直至全球一半人口免疫或康復後,或是有效的疫苗面世,大流行才會減退。但前者會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特別是長者及貧困人士;後者則需要1至2年研發,社會無法長期承受大型的圍堵及禁聚政策。
確診數字與真實感染滯後至少10日
他解釋,確診數字無法真實反映病毒的傳播,因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大約為6日,而大部分人更在發病前數日才開始有病徵,即確診數字與真實感染的日子至少滯後10至14日。
即時是全球確診數字,亦同樣無法反映實際感染情況。由於無外力介入下感染者平均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多少人的「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 ,會因為各地的人口歲數分布,以及人們的接觸層面而有所不同。加上,各地所實行的措施,包括人們是否佩戴口罩、停課等亦會影響病毒的傳播時間,另有部分國家或地區未有病毒試劑。
盼以八達通大數據找傳播途徑、接觸層面
而港大醫學院就此正研究,並從2月開始制定實時的數據圖表。內地有用百度、騰訊等大數據,估算人口流動實時數據,歐美亦可用google、facebook的數據,梁卓偉希望,未來醫學院可利用市民使用八達通卡時的位置資料加以計算,推算出人們如何傳播病毒。他強調是大數據,不涉及個人私隱。
林鄭:不會採取極端措施
特首林鄭月娥今早(7日)被問到梁卓偉的看法時,林鄭回應稱自1月開始已看著疫情進度作應變,強調她聆聽專家小組的意見後會找出務實措施,不會採取極端措施如關閉所有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