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八大清貧生比例跌 清貧子弟不努力之過?
「八大『清貧生』比例下跌」的報道刊出後,引起不少討論,有意見認為清貧生能否向上流動,乃由個人意志、努力程度決定。
社會上確有突破自身家境、脫穎而出的尖子,其發奮向上故事教人動容。然而數字的確反映,隨著政府資助的學位增加,清貧子弟不但沒有隨之增加接受公營高等教育的機會,新增的資源甚至有機會被家境中上的人瓜分。
當不少香港父母盡傾資源教育下一代,清貧子弟在教育路上面對的難關,實在不容忽視。拋磚引玉、引發大眾深入討論剖析問題,乃今次報道的初衷。
「這班細路(清貧子女)不懂為自己發聲,這個問題,真的需要關注。」
訪問尾聲時,教育大學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周基利和記者說了這番話。
由宏觀數據看「真相」
看罷報道,有人會說,香港至今也有貧者向上流,成功闖出一片天的例子。因此在準備報道初期,我們決定由數據入手,了解社會的宏觀情況,過往雖然已有本地研究,指出富家子弟較容易考入大學,惟當中包括了到海外升讀大學的人,數字未必可取,所以最終選取了收生門檻、學額數量相對穩定的八大教資會資助院校,作為仔細研究的對象。
為完成是次報道,記者由8月初問題向學生資助處索取數據,來回不下十數遍,詳細分析後,發現過去10年間,通過政府入息審查、獲得助學金的「清貧學生」,不論實際數字或佔所有全日制本地學生的比例上,均有所下跌。(見下圖)而俗稱三大(港大、中大及科大)的「清貧學生」比例,更屬各院校中最低,剛巧跟近年的大學排名成反比,故此,國際排名最高的港大、清貧生比例最低。
明明這些數據都屬「意料之內」,但看到數據說出的「真相」,還是有點難過。
問題的答案?
難過之後,我們開始問為甚麼?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清貧學生在競爭前段已經落後,令他們難以考入更受歡迎的院校、科系;有議員認為,千禧年後直資名校湧現、更多人報讀國際課程,不少收費高昂的直資校,正是以往分毫不收的津校,間接令「較好的教育資源」向中上階層傾斜;亦有意見估計或是學生資助門檻設計出現問題。
真正的原因,目前無人可斷言,亦有可能是「以上皆是」。今次報道的初衷,正是引起大眾的關注和討論,尤其是政府當局及相關持份者,在找出更詳盡、完整的答案前,仍需要更多人協力,確保清貧學生的機會不被剝削。
清貧學生說出心境的勇氣
報道中兩名獲資助的學生個案家怡、心儀,由家境出身、經濟現況、升學經歷以至心路歷程,記者問及的,她們都一一誠實作答;報道刊出後,有意見認為她們不應抱怨,或者不應跟富同學比較。將心比己,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從不認為她們怨天尤人,反而深深體會到小妮子為未來下過多少苦功,只是在整個升學競賽中,曾無可避免地因出身清貧,錯失一些機會,她們或會不開心、不甘願,但沒有因此裹足不前。
有讀者在報道下留言,認為兩個女學生能獲得Grant(資助)已經很好,「不算最慘」;而報道刊出後,我們收到不少私人留言,訴說自己的經歷,對家怡、心儀的處境感同身受,有過來人因資助額不足,必須借貸交學費,未畢業便一身債,更要憂心搵工。家怡和心儀眼前的體會並非單一例子,或是不少人的共同經歷。
事實上,我們深深明白八大院校以擇優取錄為原則,大部分學士學生、更透過主要審視公開試成績的聯招系統取錄,因此,我們並非要批評院校收生不公、甚至審查家境。但院校態度各異的回應,著實讓我們結實地上了一課,因報道篇幅有限、惜未能盡錄:有院校釋出善意,提供大量清貧學生可申領獎助學金的資訊;亦有院校只強調收生公平性,指不少學生有做兼職,不一定需要申請助學金。
為下一代把關的責任
而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當局對今次報道的回應態度及方式,報道正式刊出前一周,我們向教育局提交一系列正式提問,至報道刊出前一天傍晚,我們才接獲學生資助處的電郵回覆,較原定時間晚了兩天;學資處的回覆、明明需要經過教育局相關官員的肯首,但結果在這一則討論清貧學生能否平等享受教育資源的深度報道中,教育局卻分明的缺席。
感謝讀者對是次報道的關注,亦希望大眾延續這份關注,為下一代守好平等教育機會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