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袁國勇:冠狀病毒變異快非罕見 未見傳染性增強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全球各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累計已逾10萬宗確診個案,有內地研究日前提出該病毒已經出現變種,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受訪時指出,冠狀病毒一向變得快、是已知的事,最關注的是病毒基因改變有無改變病毒的傳染性及傳播速度,他指目前未有見到傳染性有加強。
目前本港的公立醫院及急症室及普通科門診,均會收集病徵輕微的病人唾液樣本做病毒檢測,袁國勇認為私家醫生亦應參與收集唾液樣本,有助收集更多不同年齡及症狀的病人數據,因輕症者或小朋友多向私醫求診,按目前的測試機制,每日可做約三千個測試,收集更多不同年齡及病徵的病人數據,有助了解香港的疫情發展。

▼疫下香港 口罩、搶購、衝突、寒冬▼

+9

有內地團隊發表研究稱,新型冠狀病毒已出現變種。袁國勇接受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訪問時指出,所有冠狀病毒均會一直變異,且變得很快,是已知的變化。他提到,最重要的是病毒基因的改變有無令其毒性或傳染性加強,他稱目前未觀察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力及傳染速度有增強,相信病毒並非已變種。

若私醫參與病毒化驗計劃 料有更多數據了解疫情發展

現時醫管局的急症室及普通科門診有推行「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為病徵較輕微、但臨床上有懷疑的病人收集唾液樣本,由病人自行交回診所做病毒化驗,衞生署昨日宣布計劃於周一起擴展至全部私家醫生可參與,但並非強制參加。

袁國勇表示,部份輕微病徵的患者尤其是小朋友,較常向私家醫生求診,而長者則較多前往公立醫院,若私家醫生可參與收集唾液樣本,有助收集更多不同年齡及症狀的病人數據,配合目前各個機構的檢測機制,醫管局、衞生署及各間大學每日料可完成3,000個病毒測試,每月可做近10萬次檢測,相信有助了解香港疫情發展。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起床後第一啖口水含肺部分泌物 可做病毒檢測

今次染疫的部份病人病徵輕微,袁國勇承認較難診斷,源於由輕症至重症患者都有,若病人已患肺炎,其鼻咽及喉嚨樣本可能出現假陰性,要更準確須取肺部的支氣管氣泡液,但要做並不容易。袁國勇續指,由於睡眠過後肺部積聚的分泌物會在喉嚨位置,因此目前收集病人起床後咳一下、吐出的第一啖口水可用作病毒化驗。

至於抽血做抗體測試,他引述鑽石公主號返港港人為例,在開始有病徵後、染疫後第10日才可在血清測試驗出抗體,太早抽血檢測毫無幫助。

瑞德西韋或對肝臟有副作用

在用藥治療方面,醫管局計劃引入新藥物助治療新型肺炎,其中包括瑞德西韋,但或對肝臟有副作用,袁國勇指需透過臨床測試,有數以百計的病例才可更快得知藥物效果。

▼2月19日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獲准落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