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納入教材 推廣大愛承傳精神

撰文:鄧芯怡
出版:更新:

為加強推廣器官捐贈「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大愛訊息,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將向全港中學,免費分發器官捐贈教材,有關教材適用於高中通識課。基金會希望學生從小可接觸和討論器官捐贈的議題,從而鼓勵更多港人表達器官捐贈的意願。教材涉及香港器官捐贈的情況、個案分享等,但教育局未明確表示,會否列入為考試範圍。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完成全港首套有關器官捐贈的高中通識教育科教材。(鄧芯怡攝)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在教育局、衞生署、醫管局、宗教團體及學校的支持和協助下,花兩年時間,完成全港首套有關器官捐贈的高中通識教育科教材「器官捐贈。以愛承傳」。基金會已邀請全港400多間中學使用該教材,暫時已有70間回覆會使用,基金會陸續將教材免費發給所有中學,教育局亦將安排40位中學通識科老師於下月參加教學工作坊。而教材套現時只有中文版本,基金會正把教材把教材翻譯成英文版,預計明年三月可以完成翻譯,分發給使用英文版的學校。

這份教材分三大單元,包括單元一介紹器官捐贈理念和本港現況、器官分配機制和移植流程;單元二為短片錄像,專訪受贈者、捐贈者和家屬,其中一個廣為市民所知的例子,是數年前一名海關關員換出部分肝臟,拯救執勤時撞爆肝臟,急需換肝的同胞,但二人事前未素未謀面。單元三亦從六個宗教觀點和中國傳統文化角度出發,探討各宗教及文化對器官捐贈的看法。

至於高中通識科添加新課程,會否納入考試範圍?教育局課程發展主任(通識教育)陳華倫未有正面回答,但他表示通識科六大範疇當中,「公共衞生」等都可能會涉及器官捐贈的議題。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通識科教育主任利群歡老師表示,現時有不少學校已經有教導器官捐贈和移植的議題,但有些資料或數據較難搜集,或缺乏真實個案分享,因此認為教材能為教師提供支援。

港人對器官捐贈有誤解

器官移植基金會創辦人暨創會主席何繼良醫生指,香港人普遍對器官捐贈的認知少,教育不足,甚至有誤解,到緊急關頭要為離世家人作出決定(器官捐贈)時會有猶豫,而最終拒絕捐出家人的器官。他引述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數據指,香港現時已登記人數不足23萬,佔全港人口只有百分之三,而根據醫管局2015年最新數據顯示,腎衰竭病人的等候時間最長,平均要等51個月,其次是肝衰竭,平均等43個月;香港的捐贈率與歐美國家更相距甚遠(香港5.8%,捐贈率最高的西班牙有39.7%)。

他冀器官捐贈議題引入高中通識科,讓青年人從少有機會思考、討論相關問題,到他們成年時,可自行作出決定。他展望將來小學課程都可引入器官捐贈課題,將大愛文化自小植根於港人心中。

何繼良(右二)表示,普遍港人對器官捐贈的認知少,教育不足,甚至有誤解。(鄧芯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