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政見迴異釀衝突女生躲房痛哭 警父平和對話修裂痕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逃犯條例》修訂觸發連串衝突,至去年6月開始至今未息,警民激烈交鋒頻現街頭,撕裂情形更蔓延至警察家庭。中五學生施同學(化名)在去年11月首次參加反修例遊行,「理大營救行動」亦曾留下腳印,但她始終不敢將心聲傳遞予曾在衝突現場工作的交通警父親,「最驚唔係被捕,而係驚被屋企人知!」
然而,施同學的行跡仍被父親「揭發」,初時雙方各執一詞、激動爭辯,父親甚至揚言報警。雙方冷戰數日後,父親主動邀約,強調心平氣和傾談,後來施同學在社工的開導下,逐漸開始與家人就社會事件抒發己見,「爸爸依家願意聆聽自己意見,家庭關係有受損,但都稍微有修補。」

施同學:「最驚唔係被捕,而係驚被屋企人知。」(梁鵬威攝)

「最驚唔係被捕,而係驚被屋企人知(參與反修例活動)。」施同學接受《香港01》訪問時,以此形容去年參與反修例示威的心情,她指自己是「中前線」,主要負責傳遞物資,而她與家人之間的隔閡事實上存在已久,「大家都少溝通,由細到大我都唔講咁多嘢,唔透露自己啲事。」

父母政治議題立場強烈 抒發不同意見會立即被否定

施同學並非拒絕與家人溝通,只是父母在政治議題上所表達的立場十分強烈,即使嘗試抒發不同意見,亦會立即被否定,父親亦會說教長達一小時。回想兒時,施同學說:「細個好proud of(感到驕傲)爸爸係警察。」

然而,去年的反修例事件期間,其擔任交通警的父親曾在衝突前線執勤,更曾親手拘捕數人,對示威衝突的看法十分負面,因此施同學只能隱瞞自己行蹤,偷偷地與朋友出外參與示威遊行。

施同學的交通警父親曾在衝突前線執勤,對示威衝突的看法十分負面,因此她只能偷偷地與朋友出外參與示威遊行。(梁鵬威攝)

父親揭女兒參與示威 以警例作爭論 甚至揚言封鎖經濟

生活同一屋簷下,很難以紙包火。某天,施同學背着防毒面具、衣物等,一身沉重裝備回家時,在家的父親起疑問,其行蹤最終被發現,雙方因而激動爭吵超過一小時。施同學質問父親,為何警察要暴力處理示威者,惟父親只是不斷重覆解釋警例,揚言不會再讓女兒外出、經濟封鎖,更激動至要報警處理。

父女衝突過後,施同學依然不接受父親的警例講解,心態只是「謝謝,已閱(noted with thanks)」,爭吵後情緒激動,躲在房間痛哭良久,「當時好驚,由頭到尾唔想佢知道……成個屋企都係『藍絲』,自己總會難受。」

施同學質問父親,為何警察要暴力處理示威者,但對方只是不斷重覆解釋警例。(資料圖片)

警父終主動放下身段 平心討論

冷戰數日後,父親未有報警,亦未有經濟封鎖,令施同學喜出望外的是父親竟然主動放下要事,邀請她平心靜氣傾談。對話期間,施同學提出同樣質疑,講解其立場、看法等等;父親收起火爆脾氣,以聆聽取代駁斥,亦會喝停母親的插嘴行為,「你聽個女講埋先!」

施同學後來覺得,心平氣和溝通後,父親「口硬心軟」還是會著緊自己,仍在他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但其參與社會運動的步伐未有停下,仍會光顧「黃店」、在連儂牆張貼文宣。她說:「依家仍然會有少少難受、唔開心,覺得家人唔理解自己立場…….家庭關係有受損,但有稍微修補撕裂。」

+1

遇上不愉快事情時,施同學會找有類似經歷的朋友開解,亦會與社工傾談。負責跟進個案的家福會青少年社工許姑娘表示,施同學的經驗顯示,子女與家人就社會事件立場出現衝突時,必須要先梳理各項看法細節,否則情緒便會佔據,成為阻礙溝通的主因。

許姑娘解釋,施同學透過溝通理解父親的看法,亦明白在社會事件中,大家都是為香港好;因此建議家庭成員處理分歧時,可先尋找大家的共通點。家福會近月亦推出「尊重不同 · 家添愛」計劃,以回應社會事件對家庭關係帶來的影響,鼓勵家人尊重彼此的不同、表達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