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食肆拒內地客學者批無助防疫 居港內地人理解但惋惜
與武漢肺炎相關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本港全城戒備。民間有不少聲音要求政府實施更強硬人流管控措施,防止病毒經由關口進入香港,繼而在社區爆發。惟特區政府以不想助長歧視為由,拒全面禁止內地旅客進入香港。
不過,近日香港陸續有食肆、甜品店、理髮廳宣布「自行封關」,拒絕接待非港人、或普通話人士。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師黎明不認同店家做法,更認為對防疫沒有實際效用,反而只是一種政治表態。
居港6年的內地人阿仁亦認為,店家的做法令他沮喪,他已經有超過六個月沒離開過香港,不認同店家將內地人身份與病毒等同。但他亦指,但政府不限制內地旅客入港,只會令歧視情況更加嚴重,「政府不封關,才是真的製造歧視。」
▼香港武漢肺炎疫情▼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暫停批出自由行簽證、高鐵停駛、來往兩地航班減半等等,但是拒絕實施更嚴格的出入境人口管制措施,包括全面禁止旅客由內地進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不應採取可能助長歧視的行動」。
部份商店只准港人入內
其後多間食肆、甜品店、理髮店陸續貼出「拒絕招待內地人」、「不接待普通話人士」的告示,部分店家更表示需要出示香港身份證才可入座,指因政府無能,所以要自行封關,「謝絕瘟疫」。
做法引起了部分居港內地人的不滿,在港工作的阿琳表示,曾看到住所附近貼出「只招待香港居民」或者「不招待內地人,講普通話的人」的標語,她說雖然心理上不舒服,但能理解前者是出於恐慌,不過絕不認同後者的做法。她質疑,後者似乎是將對疫情的恐懼轉化到了歧視身份,「難道廣東話、身份證就是疾病的『免死金牌』嗎?」
居港內地人:可笑又可悲
阿琳表示,自己的男友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有時候會一起光顧這類食肆,男友會要求她在店內減少講話,擔心她遇到不公平對待,「又可笑又悲哀。」
內地人:歧視總有原因
居港已經6年的內地人阿仁指,他已經有超過半年時間沒有離開過香港,不認同店家粗暴地將內地人與新型冠狀病毒等同。第一次看到有食肆貼出通告時,他說自己當時深深嘆一口了氣,「這當然是歧視,但是我認為這種歧視事出有因,或者政府就是希望製造這種歧視,轉移人們對防疫措施的關注。」
他認為疫情的病毒主要來自國內,香港市民對病毒入港恐慌非常自然,但他指農曆新年後有20萬香港人回港,不認為食肆的做法可以避免疫情擴散,更會令一些人受到傷害。不過對於政府以不想主張歧視為理由,拒絕全面禁止內地客來港,阿仁則認為是「借內地人過橋」,「再多餐廳自我『封關』都沒用,只有政府可以解決這種恐慌,所以我也不會對這些餐廳做太多苛責。」
黎明:拒內地人 是一種政治表態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師黎明表示,並不認同有些店舖針對國籍、口音、身份的行為,她認為不適宜、不公平、亦傷害到別人,「會令到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人成為代罪羔羊」。她認為措施在防疫方面的成效不大,並無法保護到自己免受病毒感染,「更多是一種政治表態。」
黎明批評,自從武漢出現疫情,香港政府在公共衛生防疫方面做得很差,認為政府在處理公共危機時,除了要考慮現實層面的風險,亦應該去處理公眾在情緒上面的恐慌和憤怒,惟港府並未做到,「這些商家的歧視行為可以說是政府逼出來的」。她說自己不忍心苛責這些店鋪的做法,感到有些惋惜,「其實原本所有人都希望一個安全的社會,但是因為恐慌而令到一些人成為了假想敵,這並不理智。」
武漢的疫情由去年12月起出現,1月時香港亦發現個案,截至2月3日中午12時,本港已有15宗確診個案,當中有包括人傳人的本地傳播個案,現時並無研究顯示,疫症與國籍、語言、人種有關,但世界各國、地區都實施了不同的出入境限制,包括不允許武漢籍貫的中國籍人士入境、為從中國內地返來的居民實行健康檢查及隔離措施等等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周日(2日)接受商台訪問時亦指出,政府必須考慮全面將人流減到最低的措施,但並不分種族、國籍。
不過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拒絕「全面封關」,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指不想助長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