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況差商家求變 用AI分析店面增人流減開支
經濟轉差,市道慘淡,零售業首當其衝,不少店主選擇減價促銷或想方設法開源節流。人工智能企業方案公司Dayta AI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屠厚鈞表示,近半年不少客戶均向他反映銷售量轉差,透過視像分析技術助客戶增加店內人流、善用店內空間以及因應社會事件調配人手。
Dayta AI利用人工智能及視像分析技術,開發店面實時數據分析平台。零售商只需在店內安裝一般的閉路電視,連接光纖上網,便可透過雲端技術,獲得店外人流、入舖人流、客人在店內空間的停留時間分佈圖,客人的性別、年齡及情緒狀態等即時分析。
無需安裝感應器 每月每枝鏡頭收費500元
屠厚鈞指,零售商舖在店內分析人流是一項成熟技術,不少大型連鎖店均有使用,惟按傳統做法,安裝需時可長達兩個月,而且費用高昂,約需十萬元左右,一般中小企難以負擔。Dayta AI則毋需零售店加裝如紅外線感應器等設備,並且只收取每月每個鏡頭500元的費用,收費「貼地」,一般小店都可以負擔。
屠厚鈞介紹,現時客戶主要為本地時裝店、快速銷售品(藥妝、零食等)店舖,以及選址講究租金支出龐大的奢侈品商店。他指,對本地零售業來說,租金是一大負擔,而透過店內視像分析,可助店主辨別店內的主要停留點(heat zone)及最少人停留的地方(dead zone),從而更善用空間,變相節省租金。
統計大型事件對人流影響 靈活調配人手
他又指出,近期本地零售市況轉差,不少商戶都想逆市求變,增加銷售。人工智能可幫助商店計算「入舖率」,即經過商店大門的途人中,進入店內的比例。屠厚鈞解釋,快速銷售品零售較注重「入舖率」,商家透過監察入舖人數,可迅速調整櫥窗設計、減價橫額或社交媒體上的活動安排。
近期本港多區不時發生示威遊行,屠厚鈞表示,也有客戶利用人流分析,統計大型事件會增加還是減少店內人流,方便調配人手。
利用大學數據集訓練AI 不儲存客戶數據
人臉識別技術近年發展迅速,引起社會憂慮。屠厚鈞觀察到客戶亦越加重視私隱,他強調公司並不採用人臉識別技術。他進一步解釋,人臉識別所指的是人臉數據與資料庫配對,辨別一個人的身份;相反,Dayta AI不會儲存客戶及其客人的任何數據,並且分析結果只有組合的數據,不會以個人為單位。他又表示,公司只使用大學等科研機構的認證數據集,不會以客人的數據作訓練人工智能之用。
展望未來,屠厚鈞預期在本地市場外,開發更多海外市場,並改良現有平台,推出客戶公司內不同部門均可使用的版本,另外在技術上以制服識別剔除售貨員的活動數據,未來亦會為客戶提供如門市佈置、同區同行業人流比較等商業意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