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共享】環團憂毀優質農地倡設分級制 黃偉綸:料非全涉農地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重提「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以公私合營方式開發新界農地。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21日)召開特別會議,邀請公眾就計劃發表意見。會上有多名環保團體的代表憂慮觸及優質農地或具生態價值的土地,建議就土地分級避免破壞生態。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出,現時已列出多個不會接申請的土地類別,加上相關申請會再經由城規會作把關。他又提及,審批私人土地的面積上限為150公頃,相信非所有申請均涉及農地。

「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預料於2020年年初推出。(資料圖片)

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就「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舉行公聽會,有多個關注環境保護的團體代表發言,長春社代表吳希文提到發展局列出的「禁區」地帶仍有漏網之魚,包括綠化地帶、后海灣濕地緩衝區及具生態價值的農業地帶等。他舉例指,於南生圍以南、蠔洲路一帶近年被發展商積極提出改劃申請,擔心日後會藉先導計劃再闖關。

環團關注涉及改劃的土地用途

綠田園基金代表劉婉儀指出,農地優先區的研究於2018年展開,料於2022年完成,惟當局於未完成研究之時推出共享計劃,批評做法「偷步」,認為需要將農地分級,確保不會發展優質農地,並待配套就位才推出計劃。

香港觀鳥會代表胡明川則質疑城規會的把關不足,舉例指於2017年於將軍澳的數幅綠化帶土地,雖曾獲顧問公司指出具一定生態價值,惟最終城規會仍批准相關的改劃申請。公聽會舉行期間,有公眾打斷議員發言,於警告後被趕離會議室。

有環團指出,發展局列出的「禁區」地帶仍有漏網之魚。圖為后海灣地區之一的南生圍。(資料圖片)

專業團體憂限制多 減吸引力

測量師學會則指出,於18個月內完成補地價程序有難度,又指出若申請人於完成城規程序後未能簽訂換地協議,其後5年的申請限制無必要,認為將減低計劃的吸引力。團結香港基金代表葉文祺認為,先導計劃有效縮短改劃時間,但認為政府的跨部門小組應就同區的申請作統籌規劃,以便發揮土地的使用效率。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於立法會出席公聽會。(資料圖片)

議員倡多次諮詢區議會 黃偉綸:做法有保留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回應,指出現時本港共有4300公頃的農地,當中約700公頃為活躍農地。而先導計劃提出的申請上限為150公頃,相信涉及申請的非只有農地,仍會有棕地等。他又提到當局已列出多個不接受申請的土地類別,包括12個優先加強保育地點、6個生態敏感地段等,當局不能夠將所有生態地帶劃出,而現時公眾可透過城規會表達意見。

對於立法會議員朱凱迪提到應增加區議會的參與度,黃偉綸對「去多過一次」的做法有保留。他又指,18個月的補地價時限非僵化,將視乎商議情況彈性處理。對於惹起官商勾結的質疑,黃偉綸稱發展商需要就申請作多方面評估,「唔係發展商加幾多都會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