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學者:跨學科突破學科限制是未來研究主流 宜擴本地商業轉化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港府致力推動創科發展,團結香港基金2019年底發表科技創新研究報告,建議本港加強跨院校及跨學科在科研上的合作,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及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趙偉仁今日(5日)出席商台《政好星期天》節目就建議討論。
黃元山形容,本港院校受限於教資會機制的深層次問題,跨學科合作已不容易,當中涉及研究牽涉撥款、升遷機制,甚至是整間學校撥款。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趙偉仁亦認為,跨學科可突破每個學科的限制,是未來研究主流,惟目前本港協助將成果轉化成商品的企業不多,現時多與內地或國際企業合作。

港府致力推動創科發展,團結香港基金2019年底發表科技創新研究報告,提倡成立跨學科和跨領域的大型研究機構,加強跨院校、跨學科在科研上的合作,帶動整個科創生態圈的發展。包括建議增加研發基金運用的靈活性,增加科研效率;建立科研人才儲備,為這些人才搭建階梯;加強大學、研發中心與產業的跨機構合作。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認為,本港有很大的研發潛能,惟本港科研人才的人口比例,比新加坡少一半,加上受限於教資會機制的深層次問題,本港院校跨學科合作研究會牽涉撥款、升遷機制,甚至是整間學校撥款,故並不容易。他憂心若本港院校不打破局限合作,難有突破性科研成效,他指出,本港不同研究經費由不同政府部門撥出,當中並無統籌、缺乏規劃,建議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整合本港創科資源,制訂本港的創科願景。

趙偉仁:跨學科是未來研究主流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趙偉仁則表示,本港以往研究多著重個人領域,惟他認為跨學科研究才做到共贏,他在五、六年前開始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發微創手術儀器, 轉化到本港的臨床應用,如研發能透過內視鏡進行的機械人手術。​他直言,若大學科研人員只尋求寫出學術上影響力高的論文,而不考慮對社會的影響,研究成果只能留在象牙塔的頂尖,而跨學科可突破每個學科的限制,是未來研究主流。

他解釋,本地研究人員得出成果後,一般難以轉化成商品,惟研究能連接企業是十分重要,而現時本港醫學創新研究發展雛型後,一般會找內地或國際企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