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寨卡或礙男士生育 傳染病新星陳福和:反思與自然界關係
巴西湧現多宗駭人聽聞的寨卡「小頭症」嬰兒,寨卡病毒旋即成世界焦點,剛結束的里約奧運,偏偏位處疫區巴西,各國人民雲集當地觀賽後回國,寨卡風暴恐蔓延全球。全球科學家正與時間競賽,破解病毒殺傷力驚人之謎,研製解藥。在科研界舞台上,本港一名80後學者亦埋首研究——他是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福和。他及團隊8月底發表研究成果,揭示男士感染寨卡的危險可能比想像大,隨時影響生殖能力。
攝影:余俊亮、吳鍾坤
在精英雲集的港大微生物學團隊,陳福和主力鑽研病毒,包括新沙士、寨卡病毒,堪稱傳染病科研新星。身為80後的陳福和,在港小學畢業後,轉赴加拿大升讀中學,及後回港入讀港大醫學院,從此踏上行醫之路。
他2005年醫科畢業,翌年正式穿上醫生袍,曾在內科磨練2年,2008年加入港大臨床微生物學團隊,3年前取得教席。時光匆匆,他笑言自己原來已執業10年,話畢急急補充,在醫學界10年經驗不算什麼,甚至是「很新」。
在港大微生物學系,他是資歷最淺的一個,但無阻他深入解構各項難題。寨卡病毒席捲全球多國,亦成為他的研究目標。港大上月底發表研究報告,突破性發現寨卡病毒對男士影響,可能比想像中嚴重,或影響生殖能力。
有份負責該研究的陳福和分享道,研究方法是以寨卡病毒及登革熱病毒作測試,分別把病毒注射入33個不同細胞株(cell line),觀察它們在注射後1日、3日及5日的病毒變化。細胞株是實驗室培植的組織,是次研究的人類器官細胞株,包括胎盤、神經、腸胃道、子宮頸、前列腺及睪丸等。結果發現,18個人類器官細胞株中,14個都有明顯增加寨卡病毒數目。其中前列腺及睪丸細胞,病毒數量事隔5日各增10至1000倍,病毒太多恐令前列腺及睪丸發炎,長遠或影響生殖能力。
過份干預大自然 種惡果
科學界現時對寨卡病毒仍一知半解。陳福和回顧稱,人類一直受不同傳染病威脅,從愛滋病、沙士、新沙士、禽流感、到寨卡病毒,來源全是其他動物,包括猴子、蝙蝠、駱駝、雞等,他認為這是經濟急速發展,人類過份影響自然界的惡果。每個駭人的病毒,均源於自然界,讓醉心科研的他有所啟發:「人類不應該胡亂影響自然生態,要學懂尊重大自然、尊重動物。」
他以禽流感為例,1997年本港最先發現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當年更導致6人死亡。16年後,即2013年,上海亦有大型H7N9禽流感爆發,是人類與自然界關係的一大啟示。
陳福和說,中國喜歡吃活雞,經濟起飛令活雞需求飊升,「以前全部是『走地雞』,現時的雞一生都擁擠地困在籠中。」狹小空間令雞的傳染病,越來越易傳播,甚至造就病毒基因洗牌,最終傳給人類。
冀薪火相傳
行醫十個年頭,陳福和自加入微生物團隊,便與傳染病權威、港大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共用一個辦公室,從對方身上學到嚴謹的工作態度。醫生基本上都是師徒制,陳福和說能夠在臨床醫學及科研上,找到好師父是非常重要。
執教鞭3年教授醫學院學生,陳福和笑說:「我哋都會老,始終都要靠下一代醫自己,我教好下一代,其實對自己好。」他希望把知識薪火相傳,繼續為本港防疫工作出一分力。
寨卡病毒自1947年被科學家發現,但一直被忽視。至2015年,巴西陸續出現嬰兒小頭症個案,危機大增。醫學界常提醒,計劃懷孕或懷孕中的婦女嚴防蚊叮,減低染寨卡機會。
姚潔貞噴蚊怕防感染「造人」
女子馬拉松港隊代表姚潔貞赴寨卡病毒疫區巴西,出戰奧運後,目前生兒育女成為她最迫切的心願。現年28歲的姚稱,在巴西逗留期間沒有被蚊咬,但會以防萬一先做檢查,若不幸感染寨卡,其懷孕計劃最少推遲半年,或影響她備戰下屆東京奧運的進程。她又指,本港蚊患嚴重,到戶外都會塗驅蚊劑。
雖然巴西為爆發寨卡病毒的主要疫區,參加奧運女子馬拉松的姚潔貞,為防跑步流汗時毛孔被倒塞,在巴西約10天期間,大多時間無塗驅蚊劑。她坦言,巴西的控蚊情況較想像好,自己無被蚊叮。姚指自己無寨卡感染病徵,但安全起見,她與共赴巴西的丈夫,9月初會到香港大學作寨卡病毒檢驗。
本港日前出現首宗寨卡輸入個案。她擔心香港蚊患太嚴重,若有蚊子咬過帶寨卡病毒人士,可將寨卡傳播。她現時到戶外活動時都會塗上驅蚊劑,以策萬全。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