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精神病復康中心支援病友就業20載 康復者:令我覺得自己有用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精神病復元者重投社區、求職或遇上阻滯,能助他們進入職場前先來小試煉不失是良方。瑪麗醫院精神科及職業治療部21年前成立病友組織,以會所形式服務重型精神病患者,提供精神復康服務,包括心理輔導、小組活動及就業支援等,一步一步協助他們克服病患,以至重投職場。多年來他們招收了524名「會員」,當中主要是港島西醫院聯網的病人。
精神分裂症及抑鬱症復元者Ocean說,該組織介紹他多份工作,與職員相處亦讓他明白自身能力及不足,互相扶持。抑鬱症復元者Crystal更認為「令我覺得自己有用,人生有返目標同滿足感。」

瑪麗醫院職業治療部部門經理趙佑慧稱,瑪麗於1998年成立名為「卓越之友」的病友組織,會所的特別之處在於治療者及服務使用者之間的關係,「我哋會以職員同會員稱呼,兩者肩並肩工作,唔會有高低之分。」她又說,會員之間常會互相扶持,關係親密如家人。
 

康復者之一的Ocean說,他在2004年因腳部受傷、遭受公司不公平對待,引致患精神分裂症及抑鬱症,當時自卑得不敢直視他人的眼睛。留院治療期間,他透過會員介紹加入「卓越之友」,形容職員「好似我嘅大哥哥、大姐姐,教我好多技能,好關心我。」Ocean又分享,他曾經在會所「想做咩就做咩」,擅自拿取並組裝電腦,被職員要求一個月內不准回到會所活動,令他深深反思自己性格上的不足,「要學習唔好影響到其他人。」

病唔係好可怕,反而係鍛鍊自己嘅過程,當中有苦有樂

「卓越之友」曾介紹Ocean到多間機構工作,譬如派轉單、辦公室助理。他在2005年嘗試獨立就業,找到了特遣保安員的工作。Ocean分享道,他曾因工作到過各個展覽場合,包括世貿、食品展,珠寶展等,讓他有機會面對人群及協助有需要的市民。「做保安之後變得有耐性,肯聽人講嘢,EQ都高咗。」Ocean現於一間財務集團擔任郵務助理,因老闆滿意他的表現,由合約工轉為長工。「十幾年嘅患病經歷令我明白,病唔係好可怕,反而係一個鍛鍊自己嘅過程,當中有苦有樂。」

復元者:參加職業治療令我重拾人生意義

「卓越之友」每日提供職業治療,工作崗位可細分為行政部、文書部、環保小賣部和膳食部,會員可按自身能力及興趣參加。

原本從事飲食業的Crystal,在2010年因工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日日淨係諗可以點樣殺死自己」,後確診患抑鬱症。她經醫生轉介加入卓越之友,期間學習了中文打字和電腦文書工作。「嗰陣每日準時返會所工作(職業治療),令我覺得自己有用,人生有返目標同滿足感。」
 

每次完成剪紙、輕粘土等作品都會好有成功感

2015年,Crystal成為瑪麗醫院的首名朋輩工作員,與其他會員一起做手工,以及分享自身的復元經歷。她說做手工有助她集中精神和紓緩情緒,更重要的是,在她下半身失去活動能力之際,能用雙手為她重建自信。「唔可以自我標籤為精神病患者就覺得自己咩都做唔到。我每次完成剪紙、輕粘土等作品都會好有成功感!」Crystal現在已能重新走路,她感激卓越之友的職員和會員伴她越過人生低谷。

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說,現時社會對精神病治療的要求漸漸提升。(李恩慈攝)

卓越之友提供多種就業支援 現有17個僱主合作伙伴 

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說,現時社會對精神病治療的要求漸漸提升,「唔再係有病先醫,而係要早期介入,有少少癥兆就要檢查。到治療後,病人嘅生活素質、社會功能都要有進步。」
 

卓越之友為會員提供一系列的就業支援,包括過渡就業、輔助就業、獨立就業,共有17個僱主合作伙伴。過渡就業指會所介紹會員到合作伙伴機構從事初級職位,合約為期9個月;輔助就業指會所與合作伙伴洽談,「剪裁」崗位至符合會員的能力,合約不設期限;獨立就業則指會員自行尋找工作崗位。

卓越之友已招收了524名「會員」,當中主要是港島西聯網的病人。(李恩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