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宗本地感染登革熱個案 79歲老婦中招 常遊動植物公園 

撰文:黃卓然 張善彤
出版:更新:

衞生防護中心昨晚深夜(29日)公布本港今年首宗本地感染登革熱個案,患者為79歲老婦,有長期病患,兩星期前曾出現皮疹,其後感到疲倦。她於上周四(25日)到瑪麗醫院求醫,入院接受治療,2日後出院,其血液樣本經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檢驗後,昨晚確診為登革熱,隨即安排再入往瑪麗醫院接受治療,今日(30日)已出院。
中心發言人指,病人最近沒有外遊,她與本月6日公布的60歲女病人同感染登革熱血清3型,二人同樣居於中環,亦到過香港動植物公園,正調查兩宗個案是否有關。

連續2宗登革熱個案,患者都住在中西區,及經常前往動植物公園。(資料圖片)

確診登革熱的79歲老婦,本身有長期病患,兩星期前曾出現皮疹,其後感到疲倦。她於上周四(25日)到瑪麗醫院求醫,入院接受治療,2日後出院,她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昨晚確診為登革熱。病人現時再入住瑪麗醫院接受治療。中心初步調查顯示,病人居於中環些利街,不時前往香港動植物公園。她最近沒有外遊,家居接觸者至今亦沒有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食環署今日已派員到香港動植物公園、己連拿利和羅便臣道一帶滅蚊。

食環署曾在本月7日到動植物公園滅蚊。(資料圖片)

另一宗懷疑本地感染個案 患者亦住中西區 常到動植物公園

當局於本月6日曾公布一宗懷疑本地感染個案,患者為60歲女子,居於港島西半山堅道添寶閣,病發前會由居所步行利源西街工作地點,與是次公布個案一樣,會經常到動植物公園。由於該名60歲女子個案亦曾到廣州,於兩地都曾被蚊叮,因此不能確定在何地感染,列為懷疑本地感染個案。

中心已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通知食環署進行病媒調查及控蚊措施。衞生防護中心呼籲,曾到過些利街及香港動植物公園附近一帶,並出現登革熱病徵的人士應致電衞生防護中心熱線(2125 2266),安排化驗調查或轉介作適當跟進。

遊人防蚊意識低  無懼「餵蚊」遊公園

雖然連續2宗登革熱個案,患者都有相同習慣經常遊動植物公園,不過公園遊人仍欠防蚊意識。記者親身到香港動植物公園視察,發現園內遊客不多。恰巧經過動植物公園,順道來參觀的彭先生表示,有留意近日兩宗本地及懷疑登革熱個案。他說:「知道有登革熱,一定會噴蚊怕水,但平日外出沒有噴上蚊怕水的習慣,今日也忘記帶(蚊怕水)。」彭先生又指,進入公園個多小時,雖然未見有蚊隻,但雙腳則持續感到痕癢,「感覺有10多處蚊咬。」

另一位剛從山頂行山的林同學指,今日首次到動植物公園參觀,入園一段時間,暫時未見到有蚊。他坦言,平時行山或進行户外活動,都不會噴蚊怕水,他直說:「不會特別做防蚊措施,平時也很少有蚊叮我。」雖然本港出現已兩宗登革熱個案,但林同學表示未有太擔心,不會因此減少行山或到公園參觀。

彭先生(左)、女兒(中)及太太(右)今日到動植物公園遊覽,卻忘記噴蚊怕水。(張善彤攝)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暑假期間不少市民到爆發登革熱的東南亞地區旅遊,將登革熱病帶回本港亦不出奇。他解釋,若外遊市民感染登革熱,回港後遭蚊子叮咬。受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其他市民,便可能出現本地感染登革熱。

衞生署回覆查詢時表示,79歲病人與本月6日公布的60歲女病人同感染登革熱血清3型。二人同樣居於中環,亦到過香港動植物公園。署方正聯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展開全面調查,以確定兩宗個案是否有關,以及是否同屬本地感染,並盡力控制可能出現的擴散。署方到79歲病人住所一帶進行問卷調查,至今未發現有異常。衞生防護中心與食環署明日(31日)早上8時30分將於香港動植物公園教育及展覽中心舉行健康講座,向居民和市民提供健康建議。

食環署表示,會於患者中環的居所、有關醫院以及曾於發病前潛伏期間及發病後到過的地方,包括香港動植物公園,搜集白紋伊蚊的樣本,化驗是否帶有病毒,以助消除登革熱傳播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