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冀2021年內開放中環街市部分設施 本屆政府任內完成活化
市建局早於2017年10月從政府接手中環街市,展開保育及活化工程。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7日)在網誌表示,致力於2021年上半年內,率先開放中環街市大樓大部分樓面及設施,包括24小時開放的行人通道和公共空間,並希望於本屆政府任滿前,全面開放整座活化後的中環街市。
中環街市保育活化 比起純翻新 難度高幾倍
韋志成指出,中環街市是一幢已經超過80年歷史的建築物,其結構已受很大程度侵蝕而出現破損,要復修和活化後作不同用途予公眾使用,必須要符合現今建築法規和安全的不同要求。他提及,市建局需要克服規劃上要保存原建築元素並提供新的公共空間、通道和樓宇設施;結構需大範圍復修及加固的技術要求,以及日後營運安排符合公眾主流意見等三方面的挑戰。因此,韋志成認為,中環街市的保育活化,比起一些不涉及複雜結構問題、純翻新的保育項目,難度要高出幾倍,需時較長。
此外,由於街市大樓的原結構及地基圖則相信於戰時已遺失,令市建局無法妥善準確地籌劃具體施工方案;且大樓的混凝土結構已殘破剝落、鋼筋銹蝕嚴重,需要進行大範圍的結構復修和加固,並要盡量減少需要新建造的結構,以免超出大樓地基及主體結構可承受的載重量。
因此,工程團隊以鐳射掃描為大樓的內外範圍,進行精確立體掃描;亦應用建築信息模型技術(BIM),將鐳射掃描得出的資料數據轉化為三維電腦模型,整合建築、機電及管道設備的圖則和建築細節,讓不同範疇的工程人員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了解各個細部,並預視工程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早制訂方案。在原來的三維信息模型上,團隊亦加入第四維(4D)-模擬施工計劃的資訊,評估實際施工的工程步驟,以及第五維(5D)- 建造成本管理系統,利用BIM資料庫內的建築工料數據,更準確地評估工程合約估價,做好工程在質素、時間和建造成本的管理。
將分階段開放大樓 提前開放予商戶經營
市建局決定分階段開放大樓,提前開放給公眾使用和商戶經營。首階段部份包括大樓內的24小時行人通道、通道內新建的公眾洗手間、中庭和皇后大道中的公眾休憩空間,以及地面、一樓和二樓的部份內部營運空間。這些設施在完成裝修和設施測試後,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內可以率先使用。至於餘下部份,包括德輔道中外牆新立面和一條由地面直上行人通道的電梯,亦將會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及開放。
韋志成表示,會盡最大的努力,在未來兩、三年內完成整個活化項目,把中環街市這歷史建築營造成具意義、有活力的劃時代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