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醫務所】上肢神經卡壓 令拇指肌肉萎縮手指難伸直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上肢主要有三條神經線,包括正中神經、尺神經及橈神經,它們各司其職,掌管著不同的活動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活動都需用到上肢(肩膊到手指的部分),如穿衣服或提舉重物等,若然上肢有神經卡壓現象,可帶來痛楚、痺痛及使活動能力下降,相當影響生活及工作。
撰文:骨科林楚賢醫生

如果三條神經線的其中之一受壓或受傷,便會為上肢帶來各種活動問題。正中神經(Median Nerve)通過手腕的腕骨及橫韌帶管道,尺神經(Ulnar Nerve)則由上臂通過前臂,靠向肘部內側,往前繞至手腕關節位置。橈神經(Radial Nerve)是繞過肱骨由手臂內側轉到外側 , 再到前臂與手指部位,以控制伸展手部的肌肉。

重覆手部動作致腕管綜合症

市民較熟悉的腕管綜合症,便是因正中神經受壓而致。此症通常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根據筆者觀察所得一間醫院每年約有400宗個案,當中四成為家庭主婦,估計與患者經常進行重複性手部動作如洗碗、拖地或扭毛巾有關。另外,於工作中須作凍肉處理,或需時常手握物件如電鑽、單車扶手等的人士,以及經常玩手機的,也有機會出現此症。

腕管綜合症的受壓位置

懷孕女性、斷骨、患上痛風、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以至較罕見的肌腱瘤,亦可以引致腕管綜合症。患者的拇指、食指、中指及半邊無名指會有麻痺情況,部分人會因此而半夜驚醒        ,需不時晃動手部紓緩。如情況在經常出現及持續,就應求醫治療。嚴重時,更會引致拇指肌肉萎縮情況,大魚際肌呈扁塌及麻痺,以致喪失功能。

腕管綜合症可令拇指肌肉萎縮及無力

很多年老或擔心「手停口停」的患者,由於拖延求醫,漸漸上肢的活動及工作能力降低,惡化至嚴重程度,因此一旦發現有疑似症狀,都應該盡快求醫。病情輕微的腕管綜合症,可先從生活習慣著手,包括減少重覆的手部活動,另外也可於睡覺時使用護手托,減輕神經線壓力;也可以透過注射類固醇紓緩。嚴重者或須接受減輕腕管通道壓力的手術,以鬆解壓住正中神經的組織。約85%患者接受手術後可減輕麻痺感,大部分人症狀改善能晚上安睡。惟若病情已去到拇指肌肉萎縮的程度,就可能要兼做肌腱轉移手術以重建手部功能。

肘管綜合症 出現爪手

如果尺神經受壓,最常見的成因是肘管綜合症;大約15%的正常人尺神經線先天較為鬆弛,如果手肘經常屈曲,神經線便會向前移,較容易做成受壓。另外,此症常見於經常搬運重物或健身愛好者。以往此症多數出現在老年及長期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士,不過近年健身風氣盛行,多了壯年人因健身過度而致病。此類病人因為過度提舉重物,引起肘部提早退化,出現骨剌壓迫到尺神經。也有部分病人兒時曾經有肘部骨折,因治療不當而令關節癒合錯位,以及曾於手術麻醉時壓傷神經線,也可引致尺神經於手肘位置受傷。

肘管綜合症讓患者無法伸直手指 - 爪手

如果肘關節退化,一般會影響其活動範圍;手肘無法完全伸直及屈曲,患者會感到從尾指計起的一隻半手指特別麻痺,無法伸直,他們的拇指及食指無法完全合上,亦因握力大減而拿筷子及剪指甲等動作出現困難。如果病況輕微,患者可於睡前以厚毛巾包裹手肘,避免手肘過份屈曲及避免壓到尺神經,而且要盡量減少進行屈曲及壓住手肘內側的動作,已能大大紓緩;至於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士,或要積極考慮轉行。若情況嚴重至影響活動機能,或有嚴重痺痛感時,就要與醫生相議是否接受鬆解尺神經線的手術。五至七成患者認同術後情況有改善,惟患者要抱有耐性,因為即使手術成功,病情嚴重者仍須待一年半載,甚或更長時間,神經線重新生長始能見到明顯好轉。

醉酒壓傷腋下 形成橈神經受壓

橈神經受壓相對少見,不少患者出現手臂下垂而無法動彈,以及手腕及手指下垂等症狀時,總是以為中風發作而虛驚一場。中風患者一般有其他風險因素如三高,亦可根據中風基金的「談笑用兵」口訣作檢查。橈神經受壓患者可因腋下托著拐杖步行,或於周末晚間喝酒狂歡後,以手就枕或在椅子上睡著,醒來便會感到橈神經麻痺,故此症也被稱為「周末夜麻痺(Saturday night palsy)」。通常患者於約2至3個月內已可自行痊癒,也可配合物理治療及佩帶護手托輔助。

由於上肢神經受壓的部分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如頸椎退化等,因此醫生必須為患者排除其他病因,確認上肢神經有否卡壓,除臨床檢查外,亦需接受神經傳導檢查,確認受壓的位置及程度,並按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醫生會因應情況決定患者是否須接受手術。如果神經痛及麻痺症狀嚴重,也可處方控制神經線疼痛的藥物,以助緩和神經線症狀。

神經傳導檢查可確認受壓的位置及程度,並按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