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衞生署提醒餵母乳媽媽 接觸催淚煙後2小時勿餵奶
今日(9日)是6月9日爆發反修例示威以來5個月日子,有網民所設網站推算,警方累計發射了逾4,500枚催淚彈。衞生署前日(7日)公布有關市民應如何應對催淚煙資訊。
資訊中提醒市民一旦出現在有催淚煙地方,除了離開後需清洗皮膚、洗眼,並更換受污染的衣物,衞生署又特別提醒哺乳媽媽,根據專家建議,基於謹慎起見,在接觸催淚氣體後一至兩小時應避免母乳餵哺,這建議時間視乎暴露於化學物質及因暴露時距離增加而有稀釋結果而定。
陳肇始:催淚煙成分資料有限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9日)承認,有關催淚煙成分的資料有限,網站上的催淚煙健康資訊內容主要參考過往的文獻及研究。
衞生署網上公布「催淚煙的健康資訊」
衞生署前日在衞生防護中心網頁公布一份名為「催淚煙的健康資訊」,內容首句就提到「催淚煙是驅散人羣的裝備,而很多化學物可用作催淚煙」,沒有直接公布催淚彈的成分。不過建議如接觸到催淚煙,需清洗皮膚、洗眼,並更換受污染的衣物;建議又指;如身處於室內地方而附近有催淚煙發放,應關閉所有門窗,並關上空調,及可用濕布封上門窗隙罅。
該份資訊提到,接觸催淚煙後一般可出現的徵狀包括眼睛和其他黏膜有刺痛及灼熱感覺、流眼水、流口水、流鼻水、胸悶、頭痛、噁心、皮膚有灼熱感覺及紅斑等等,而這些徵狀通常會在接觸後的短時間內消失。
許樹昌:催淚氣體不會傳往乳房
健康資訊提到,根據醫院管理局毒理學專家的意見,催淚氣體中含有的活性化學物質,會在接觸到黏膜時分解,因此這些化學物質在母乳中累積的機會甚微。不過專家建議基於謹慎起見,在接觸催淚氣體後一至兩小時應避免母乳餵哺,這建議時間視乎暴露於化學物質及因暴露時距離增加而有稀釋結果而定。
此外,在接觸嬰兒或進行母乳餵哺前,哺乳媽媽應更換衣服及徹底清洗頭髮和皮膚,避免嬰兒有機會接觸到任何催淚氣體的殘留物。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則說,吸入體內的催淚氣體粒子並不會傳往乳房,故不會影響母乳餵哺。他反而特別提醒媽媽餵哺母乳應注意,附近環境是否正受催淚煙污染。
食環署:如食物受污染 審慎起見不應進食
食物環境衞生署亦在食物安全中心網頁上載了一份「給市民有關污染物與食物安全的建議」,提到食物可能受到催淚煙或其他物質污染。如附近有催淚煙發放,事發後應留意食物包裝是否完好,並檢查食物有否受到損壞或污染;如懷疑食物受到污染或有異樣,為審慎起見,便不應進食。
在一般情況下,以流動水清洗一些食物,如水果或蔬菜,可減少食物表面的污染物,但如懷疑食物受到污染或有異樣,為審慎起見,便不應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