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沙士啟發 兩男生中學開始研自潔門柄 盼賺資金推動科研

撰文:王珮殷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工程學學生黃深銘(Simon)及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學生李鍵邦(Michael)憑自潔門柄,成功獲得James Dyson設計大獎香港區冠軍,將代表香港與世界各地的參賽者競逐獎項。
門柄的設計理念源於沙士後,市民對衛生意識上升,會用紙巾包着門柄,減低感染由接觸而引致的疾病。由中學研發產品,到兼顧學業並創業推廣產品,黃深銘及李鍵邦一路克服困難。他們希望透過研發實體的產品,賺錢繼續他們的科研工作。

黃深銘(左)及李鍵邦研發自潔門柄解,獲得多項獎項。(王珮殷攝)

找中大敎授借實驗室 中學由零開始研發

黃深銘和李鍵邦中學的時候,看見有人以紙巾包着門柄,而傳統清潔的方式如以漂白水清潔會破壞環境,便希望以UV燈解決衛生及環境的問題。當時仍然是中學生的他們,對納米塗層或UV燈的認識只流於概念上,對實踐理論一竅不通。

於是他們便找到中大的教授幫忙,借出實驗室給他們嘗試研發。他們用了兩年的時間,每天放學後由屯門到中大,終於研發出產品。

黃深銘與李鍵邦畢業於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是「星之子」陳易希的師弟。他們感激中學老師培育他們對科研的興趣,又肯花時間陪他們做實驗。

李鍵邦直言「很少老師能夠陪學生通宵做實驗」,亦感激學校願意資助他們到美國參與國際比賽,認識國際的科技水平並展示他們的成果。黃深銘亦表示,入讀該中學的目標是希望「他朝一日成為陳易希」,感謝中學對他的栽培。他們都認為中學的經歷讓他們現在繼續研發產品,希望貢獻社會。

黃深銘認為創業學到的事情比讀一個課程多,希望透過實體產品貢獻社會。(王珮殷攝)

「創業所學,比讀一個課程更多」

升上大學後,他們由參加科研比賽轉而創業,希望透過產品造福社會,並將賺到的錢投資在科研上。李鍵邦坦言,自己沒有商科底子,進修後才漸漸掌握到如何應對客戶的要求,例如在外銷產品到歐洲市場時要申請歐盟CE認證等。

黃深銘則表示兼顧學業及工作十分辛苦,要犧牲課餘時間與顧客溝通,到內地廠商視察生產流程等。但他認為「創業學到的東西,比讀一個商科的課程更多」,作出的犧牲十分值得。

李鍵邦覺得中學老師培育他對於科研的興趣,認為會陪學生通宵做實驗的老師很罕見。(王珮殷攝)

批港傾斜金融產業 令科研發展遲緩

黃深銘指出,香港的大學能夠培育出人才,但社會產業傾斜於金融產業,不少人才為了糊口轉而投身金融,令科研發展遲緩。他認為科研在社會有價值,而研發出來的產品能夠為人們帶來實質幫助。而李鍵邦則認為香港現時的STEM教育比較單調,多集中於VR技術,3D打印技術及機械人方面,配套也未足夠,令學生難以自由地做實驗,或將技術應用。

自潔門柄利用紫外光照射門柄上的二氧化鈦塗層,分解表面細菌從而自動消毒。(王珮殷攝)

代表香港競逐James Dyson設計大獎

James Dyson設計大獎以可持續發展及改善生活問題為主題,有27個國家及地區的代表參加。而Simon 和Michael將會代表香港,與其他地方代表競逐全球冠軍及港幣30萬元獎金。從芸芸作品中脫穎而出,Simon表示很感激Dyson的工程師對他們的肯定,亦感謝比賽讓更多投資者接觸到他們的產品。

Michael表示現在減少參與科研的比賽,主要集中拓展業務。今次參加James Dyson的比賽,也是因為比賽的宗旨在於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解決生活問題。他認為自潔門柄非常符合比賽的要求,因而才參加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