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短片講述一生戀愛故事 導演洪榮杰盼性小眾看到將來

撰文:麥凱茵
出版:更新: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未來,但好像無人真實描繪性小眾的將來……」雖然台灣已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方,但鄰近的香港性小眾卻仍未看到同婚的未來。除了每年的同志遊行外,香港的同志平日的權利或是將來卻未獲社會的關注。
已出櫃和結婚的獨立導演洪榮杰(Kit)最新作品《Forever 17》,講述一對男同志在香港結婚、過節、老去的過程,並入選下月舉行的台灣金馬影展。故事簡單,主旨也清晰,Kit說「希望給予摸着石頭過河的香港同志們看到將來,即使只是一個夢也應該給他們幻想的空間。」

獨立導演洪榮杰形容,自己當年出櫃及結婚都是抱着石頭過河,冀電影能夠給同路人一點希望。(張浩維攝)

紀念盧凱彤 寫同志婚姻願景

2018年8月5日,本港著名歌手盧凱彤(Ellen)墮樓身亡,消息震驚全港,更令同志圈痛心。Ellen曾在台灣金曲獎頒獎禮上公開「出櫃」承認同志的身分,使當時港台不少同志感到鼓舞,認為她成為了他們的一名新希望。

與Ellen份屬好友的獨立導演洪榮杰(Kit)直言,「原來這個傷痛是一直抹不去,她是同志圈中的一個活力、很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物……」,他相信不少同志與自己有一樣的感受,所以萌生拍一部能給予香港同志幻想的電影。

為了紀念Ellen,以及鼓勵香港同志,Kit自資約30萬元開拍《Forever 17》,以35分鐘描述香港同志一生一世的故事。電影的故事簡單也直接,一對主角Ricky和Roger相戀40年,經歷過熱戀期、背叛、爭吵、最後步入教堂成婚。他說:「故事看起來好像是個平凡又夢幻的故事,其實就是許多同志夢想的未來。」

覓得教堂拍攝 卻無粵語誓詞

故事的開首是Ricky和 Roger在農曆新年在家與家人吃飯,沒有了過去同志電影常見的我懷疑、出櫃等情節。Kit解釋說,在80、90年代曾經是香港同志們「露面」的黃金期,最著名的是歌手張國榮拖手的一幕,「出櫃這些香港人都也很熟悉,重點是出櫃後的生活,為何社會就不會討論呢?」加上每個人的出櫃經歷都不一樣,故此他更刻意留白。

Kit感慨,香港同運的發展在過去十年沒有大進展,更已經遭泰國、台灣等鄰近地區遠遠拋離。香港的同運發展停滯,《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仍遙遙無期,現實生活中同婚無期,但原來在港拍攝同婚亦一樣困難。

電影中段講述Ricky和 Roger與另一對女同志在教堂舉行集體婚禮。Kit回想當時詢問了全港大大小小的教堂,不少均以宗教原因婉拒租場申場,最終找到了佐敦的一間教堂願意借出教堂,但他又發現誓詞只有英文,「我問對方,對方僅稱從來沒有辦過廣東話進行的同性婚禮」,因為在港行禮的大多是海外回流或菲藉人士。

洪榮杰對好友盧凱彤的離世至今仍然感到痛。(張浩維攝)

後悔家人無出席婚禮

這小插曲使Kit更堅定要寫出一個中文的誓詞,同時也為了滿足自己在現實未做過的事。於瑞士與丈夫結婚的Kit,沒有說過中文誓詞外,也沒向雙方家長敬茶。「中國人傳統的禮節『跪地敬茶』是感謝父母過去多年的養之恩,但我無做到。」Kit語帶點自責。

Kit坦言,後侮當年沒有向家人坦白自己的性取向,家人也沒有出席他的婚禮,不過其母親在Kit離港前有悄悄地送上一對金戒指,以及一對象牙筷子給他們。「我希望透過《Forever 17》,給予摸着石頭過河的香港同志們看到將來,即使只是一個夢也應該給他們幻想的空間」,消去心中對未來的恐懼。

在港能夠讓同志成婚的教堂少,洪榮杰更發現原來從來沒有粵語的誓詞。(Forever 17劇照)

將於金馬、柏林參展 眾籌後期製作費

《Forever 17》是Kit「香港同志三部曲」的第一部,將於11月台灣金馬影展首映,明年於柏林國際影展上映。電影曾一度為後期製作費眾籌,雖然未能在限期前達標,但Kit仍希望之後能在兩年內開拍有關同志父母、殘障同志的第二及第三部。

▼金馬影展預告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