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9月全港誘蚊產卵器指數跌至6.5% 食環署提醒繼續防蚊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17日)公布,全港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由8月的6.9%下降至9月的6.5%,而在9月亦沒有一個地區的指數超過20%的警戒水平。截至10月10日,本港今年並沒有出現確診本地登革熱個案,而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共有165宗。食環署提醒市民,由於今年秋季溫度仍然偏高,有利蚊子滋生,因此市民必須持續做好防蚊及滅蚊工作。
食環署指,全港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超過百分之二十警戒水平的地區由6月份的17個,大幅下降至7月份的2個,而8月及9月更完全沒有。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的病媒,亦可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多個東南亞國家,已成為一種風土病。而世界衞生組織亦發出警告,指今年亞洲地區錄得的登革熱個案數字,較往年同期異常地高。截至10月10日,香港錄得的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有165宗,雖然登革熱在鄰近地區爆發,而且去年錄得29宗本地登革熱個案,但是香港至今沒有出現確診本地個案,反映政府的滅蚊工作取得成效。
食環署稱,截至10月6日,食環署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就有關處所內發現蚊子滋生共提出145宗檢控,包括136宗涉及建築地盤和9宗涉及其他處所的個案。食環署和相關政府部門會繼續在其管轄範圍的地方進行防蚊及滅蚊工作,食環署現正進行第三期全港滅蚊運動,至11月8日止。期間,各區辦事處針對區內一些受關注的地點,例如公眾街巿、熟食中心及小販巿場等設施、單幢式樓宇、街道和後巷、大廈的公用地方、村屋、建築地盤、空置土地及路旁工地等,加強宣傳防蚊及滅蚊信息,以及在相關公眾地方加強防治蚊患。
食環署提醒,市民必須繼續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治蚊患,並做好個人保護措施,以減低被蚊叮咬而感染蚊傳疾病的風險,包括視察家居及附近環境、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每周最少一次徹底更換花瓶的水及擦洗內壁並清倒盆栽墊碟的水,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以及在棄置的輪胎上鑽大洞等。署方亦建議市民及物業管理公司,應經常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並需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