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針外展首擴至幼稚園 醫生抱怨四問題:運送疫苗難 文書繁複
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小學「到校打針」流感疫苗計劃,為提高學童接種率,政府在本學年將「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免費)」計劃以先導形式擴展至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參與計劃的醫生將於本月底(10月)開始四出到幼稚園替學童打針,趕在1月流感高峰期前完成注射。
由於外展計劃首次在幼稚園推行,有參與計劃的醫生透露他們正面對四大「棘手位」;包括打針前需處理大量文書工作、靠估算打針人數訂購疫苗並運送至學校、校方需暫時存放用畢的針筒,以及醫生打針後要保存數千份學生的實體疫苗紀錄長達7年。有醫生感嘆,如衞生署對這些問題置之不理,相信下年度參與計劃的醫生人數將大打折扣。
問題一:打針前需處理大量繁複文書工作 醫生稱大材小用
參與幼稚園外展打針計劃的普通科醫生陳醫生(化名)表示,醫療機構需負責收集家長同意書,再將學生資料輸入至「醫健通」網站,為數約1,000名學生。陳醫生稱,幼稚園疫苗接種的家長同意書設計複雜,家長容易填漏部分資料。當醫生核對資料時發現同意書出現錯漏,便要致電家長核實,動輒需要聯絡部分家長4至5次。「步驟非常繁複,三個鐘淨係核對到半間學校嘅學生資料,有排搞。唔明點解要醫生處理咁多文書工作,係大材小用。」
陳醫生說,沒有香港身份證的學生資料最難核實,譬如持單程證來港讀書的內地學生或持外國護照的少數族裔。「通常呢啲學生嘅家長都從事勞動行業,日間好難聽電話對資料;部分知識水平較低的家長,聽完(醫護要求)都唔知要畀咩資料。」他透露,衞生署曾建議醫生如無法核實學生身份,可拒絕為他打針。他反問:「叫醫生於心何忍呢?個個小朋友都排隊打針,而佢就好似因為國籍問題無得打,變相好似歧視。」
大部分參與外展計劃的醫生都需要為過千名學生注射疫苗。待幼兒班學生入學,醫生在9月才開始知悉報名打針的學生人數,10月底便要到學校打針。換言之,醫生要在一個多月內處理過千份學生資料, 工作量可想而知。
衞生署就此情況回應稱,接種疫苗為醫療程序,醫生為學童接種疫苗前,必須先取得學童家長的同意。於2019/20年度,衞生署已簡化疫苗接種同意書和電腦系統上載的步驟,減輕參與計劃醫生在處理文書方面的工作量。
問題二:醫生自行訂購疫苗兼運送 令醫生卻步
流感疫苗小學外展計劃一向由衞生署提供疫苗,再由署方派員運送至學校;而醫生參與幼稚園外展計劃則需自行訂購及運送疫苗。私人執業兒科專科醫生楊超發說,醫生普遍在今年5月開始向藥廠訂購疫苗,卻在9月至10月才能確認接種學生人數。「買多咗(疫苗)要自己啃晒,買少咗又唔夠針用,要拒絕同部分學校合作。所以其實醫生都係靠估(訂針)。」
陳醫生亦批評運送疫苗不應屬醫生的職責:「運送啲針唔係正常人可以做到,要用溫度計長期睇住,包裝要用幾層紙同冰袋,又唔可以打開個袋冰超過十次,好麻煩。」他認為衞生署應負責此工作,並相信打針前的種種程序足以令不少醫生明年放棄參與計劃。
就疫苗採購方面,衞生署回應稱,由於幼稚園/幼兒中心學校人數少,位置較為分散,為了方便幼稚園/幼兒中心與就近的私家醫生安排外展接種,容許運作上更多彈性。
問題三:已用針筒需暫放幼稚園 醫生恐構成安全隱憂
陳醫生表示,醫生在幼稚園打針後,校方需要等待環保署轄下的8間醫療廢物回收機構派員收回用畢的針筒。他說,如果回收機構即日到學校收回針筒,並無不可;但回收機構普遍按照既定日程工作,可能在打針後一星期才來幼稚園收回針筒,期間校方需自行保管。「有啲屋邨幼稚園好細間,甚至無鎖得到嘅櫃。」他認為這種處理手法可能引起安全隱憂,盼衞生署可跟進,盡量協助學校即日取走針筒。
問題四:過萬份實體疫苗紀錄 需存放診所7年
另一名私人執業兒科專科醫生洪之韻稱,她的醫療團隊今年度將為超過1萬名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打針,而她需要保管全部學生的疫苗接種紀錄。「全部紀錄都係實體嘅紙,衞生署要求留7年,診所好難騰出咁多空間去放。」她期望衞生署能與時並進,將紀錄轉為電子形式,令醫生工作更方便。
衞生署分別於6月及10月向參與計劃的醫生舉辦簡介會,亦開設了計劃的查詢電話和電郵,向參與計劃的醫生和學校提供支援。醫生需要在接種疫苗後,妥善記錄及保存有關學童的接種紀錄。署方每年都會收集醫生/醫療機構、學校和其他持份者的意見,就計劃的安排以及成效檢討,以完善來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