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9】政府擬設社會房屋企業 統籌過渡性房屋項目

撰文:梁德倫 張嘉敏
出版:更新:

非政府機構近一兩年相繼推出過渡性社會房屋、「光屋」、貨櫃屋等社會房屋,協助改善居於惡劣環境的基層市民。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下周三(16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外界預期她會推出多項政策措施針對房屋及土地問題,冀助紓緩社會對立困局。
據了解,政府有意參考外國經驗成立社會房屋企業,由獨立機構統籌全港過渡性房屋項目,以解決現時由非政府機構主導項目時遇到「政出多門」的難題。有消息指出,政府有意將全港首個過渡性屋邨項目,撥交新成立的社會房屋企業推行。

社聯現時共有三個過渡性房屋項目,包括深水埗欽州街一幅臨時用地。(資料圖片)

面對社會對立日漸加劇,林鄭月娥早前稱會於新一份《施政報告》針對「深層次矛盾」,包括房屋問題。消息人士指出,政府構思參考外國經驗,透過成立社會房屋企業,以獨立架構負統籌全港的過渡性房屋項目,該企業會負責推展組合屋為主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由覓地、與政府各部門聯絡,以至建築等,都由該企業包辦,然後再交有興趣及合適的非政府機構營運,同時非政府機構同樣需要提交建議書予政府作篩選。

設企業冀減建築成本

據悉,政府有意為過渡性房屋的建屋量訂立目標,三年內全港過渡性房屋或增至數千至一萬個單位,而成立社會房屋企業希望加快建屋進度,並減低建造成本。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早前曾於網誌撰文,稱會考慮興建過渡性房屋屋邨,據了解當局有意將這個單位規模較大的項目,交由新成立的社會房屋企業負責,而相關土地「已有眉目」,料會於新界一幅大型閒置土地上興建,惟單位數目仍屬未知之數,或可達至數百至約千伙的規模。

樂善堂擬將九龍城樂善堂小學校舍改建作「過渡性社會房屋」。(余俊亮攝)

現時政府已設立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負責協調非政府機構推展相關項目,但由於興建一個組合屋牽涉多個政府部門,須闖過多個關卡,而專責小組只能居中協調而無「話事權」,故已有不少非政府機構反映「政出多門」等問題,當局有意透過新成立的社會房屋企業解決問題,但相信不會完全取代專責小組職責,兩者互為補充,同時又可顯示當局願意在過渡性房屋方面有更大承擔。

或邀房協及市建局協助

此外,另有消息指政府有意拉攏房協及市建局「落水」,為過渡性房屋項目、尤其是組合屋計劃,提供建築方面的意見,因為這兩個機構都有豐富興建樓宇經驗,相信可協助這些項目在面對樓宇相關的法規及揀選合作建商標書時,能提供至為緊要的意見。

▼2018施政報告重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