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精神指數8年新低 教師遭母斥「黑教師」致抑鬱復發

撰文:侯彩琳
出版:更新:

反修例風波持續4個月,社會陷入不安和撕裂。「2019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一項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的精神健康處於不合格水平,僅有12.6%受訪者的精神健康為良好。調查亦指,41.1%受訪者指「社會爭議」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或頗負面的影響。
曾患抑鬱症、自稱「和理非」的中學教師施小姐指,因政見不同和母親爆發前所未有的衝突,母親指罵她為「黑老師」和「危害人間」,而施小姐亦情緒爆發,導致抑鬱症復發。施小姐感歎不應「贏咗場交,輸咗頭家」,又指當社會紛爭平息後,「留下的只有和家人的感情。」

「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連續8年進行「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今年結果顯示,香港市民精神健康指數的平均分為46.41分,為8年來最低。(侯彩琳攝)

遭母斥「生咗怪獸出來」情緒爆發​

在今日「2019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的記者會上,施小姐通過電話分享她的個人經歷。擔任中學教師的施小姐以往曾經患上抑鬱症,經治療後病情已經穩定。惟受近期社會爭議影響,施小姐出現情緒波動,抑鬱症復發。

施小姐形容自己為「和理非」,雖然不常參與示威遊行,但理解示威者立場,亦支持年輕人表達訴求;施小姐的母親則支持政府和警方。因政見不同,當施小姐和媽媽討論社會事件時,便出現嚴重分歧。施小姐稱母親曾「瘋狂地鬧我」,亦曾憤怒地說「生咗怪獸出來,危害人間」 ,更形容施小姐為「黑老師」、「冇良心」;而施小姐亦情緒爆發,大聲和媽媽對罵。

在本周一(7日)重陽節,施小姐原本打算與家人一同去拜山,但因再度和母親衝突而「衝出屋企」。得知施小姐和母親關係轉差,施小姐的丈夫亦積極調解雙方分歧。

施小姐說,從未和媽媽出現如此大的衝突,但感歎不應「贏咗場交,輸咗頭家。」她又指,當社會紛爭平息後,「留下的只有和家人的感情。」

「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召集人、精神科醫生麥永接指,社會紛爭持續,市民需留意情緒問題,了解自己是否出現壓力症狀。(侯彩琳攝)

香港市民精神健康指數「肥佬」 8年來最低

「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連續8年進行「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今年委託中文大學於今年6月21日至7月4日進行電話調查,訪問共 1,009 名15歲或以上的市民。訪問內容涵蓋世界衞生組織五項身心健康指標,包括工作、學業、子女、家庭、居住環境、社會爭議對受訪者精神健康的影響。

研究工作小組將身心健康指標的分數訂為由0分至100分。同時將精神健康指數低於52分訂為不合格水平;指數介乎52至68分之間為可接受水平;達72分或以上即表示精神健康狀況良好為準。

結果顯示,今年香港市民精神健康指數的平均分為46.41分,除了為不合格水平,也是8年來最低。結果又顯示,41.1%受訪者指「社會爭議」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或頗負面的影響;有25.5%的受訪者表示「家庭」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大或頗大負面影響,而因社會爭議引致的家庭紛爭亦是因素之一。

另外,44.6%的學生受訪者指「學業」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或頗負面的影響。亦有受訪者表示,「財政狀況」(24.6%)或「個人前途」 (23.7%)對其精神健康有負面影響。

▼10.4反禁蒙面法示威▼

+11

精神科醫生麥永接:受新聞困擾可改聽收音機

「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召集人、精神科醫生麥永接指,社會紛爭持續,市民需留意情緒問題,了解自己是否出現壓力症狀,如多於4星期感覺難以放鬆,腦海不斷重現衝突場面;或超過2星期思想負面,甚至產生自殺念頭。

麥永接建議,若市民因社會爭議而出現情緒問題,應在接受新聞資訊時,改為閱覽文字或收聽收音機廣播;同時減少閱覽即時新聞及閱覽社交媒體的時間。他又指,當情緒受困可向家人朋友抒發情緒,若情況嚴重更應向社工、精神科醫生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