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燈倡區域合作買內地電深度減碳 以專用輸電線路確保供電可靠性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政府為期三個月的「長遠減碳策略」公眾諮詢今日(20日)結束,當中透過「更緊密的區域合作」增加燃料組合中零碳能源的比例備受爭議,被質疑為興建跨境電網買內地電鋪路。早前中電提交的意見書無否定內地買電方案,港燈今日亦表態指認為本港需認真探討推進「煤轉氣」轉型、開發本地可再生能源新項目,以及尋求區域合作的減碳途徑。
港燈在五年前認為「本地發電」方案明顯優於「電網購電」方案,五年後則認為區域合作有潛力為香港提供零碳能源,但需考慮能否在不影響鄰近地區的碳排放下,獲得既合適又可負擔的零碳能源、以「專用輸電線路」建設跨境輸電系統、有充份時間籌備供應零碳能源到港等。

為期三個月的「長遠減碳策略」公眾諮詢今日結束。(資料圖片)

港燈五年前擔心買電時喪失議價能力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6月中展開「長遠減碳策略」公眾諮詢,以期於年底前向政府提出建議。諮詢文件指出,「長遠來說,如要符合減碳目標,必須透過非常緊密的區域合作,方可增加燃料組合中零碳能源的比例。這意味着香港須從內地輸入更多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或核能的電力」。在五年前,港府已提出「電網購電」方案,但只獲少數支持,反對原因包括過度倚賴內地、增加內地及鄰近地區的排放等,「本地發電」方案獲大比數支持。

港燈當時擔心,「電網購電」會將本港排放物轉嫁內地、在買電時喪失議價能力、從未經試行存在極高不確定性、難以準確控制工程開支及確保如期竣工等,故支持增加本地天然氣的發電比例。五年過後,港燈今日在意見書指,全面落實「煤轉氣」轉型,既富效率兼且確定性高,風險亦低,預計可在 2030 年代初完成,以大幅減少碳排放;而開發本地可再生能源新項目除了屬零碳排放,還兼具社會和教育價值,但預期上述兩個途徑將未必能達至「巴黎協定」目標。

港燈:可行性仍取決於多項不確定因素​

意見書中亦提及區域合作,港燈認為可藉輸入零碳能源,幫助香港深度減碳,但需要長時間規劃和建設,且可行性仍取決於多項不確定因素,包括本港社會對輸入零碳能源的種類能否達成共識;能否在不影響鄰近地區的碳排放表現下,就近獲得既合適又可負擔的零碳能源;能否以「專用輸電線路」建設跨境輸電系統,以清楚識別零碳電力的供應來源,同時明確釐清輸電成本;能否有充份時間籌備供應零碳能源到香港,以落實區域合作所需的長期規劃及建設,並且有利於及早作出必要的投資承諾;香港和內地社會及相關部門能否適時提供有關跨境規劃、投資決策、法定許可、工程設計及設施建造等工作所需要的支持。因此,港燈認為需要進一步研究,以作出充份評估。

鍾兆偉建議在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植樹,抵銷本地碳排放,而非增購核電。(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學者:將減碳責任轉移內地「不負責任」

香港公平貿易聯盟行政總監古偉牧分析,港燈傾向把尋求區域合作成最後一步,並提及以「專用輸電線路」建設跨境輸電系統,情況就如設專線從大亞灣核電廠輸電,而非透過聯網輸電。

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表示,南方電網供電不穩,故兩電傾向「專用輸電線路」,但認為本港不應高百分比地依賴核電,直言是「不負責任」,把減碳責任轉移到內地。「人哋都要用可再生能源,點解要搶人哋?」鍾兆偉建議在一帶一路等發展中國家植樹,已可抵銷本地碳排放,植樹面積約是60個大嶼山,才是有效的「區域合作」。

若港府接納聯網買電方案,兩電壟斷本港電力市場格局會出現轉變。(資料圖片)

中電:建新聯網系統需要十年或以上

至於早前已提交意見書的中電,在2014年質疑南方電網及廣東的供電可靠度,也擔心若並無專為香港規劃或分配的潔淨發電來源,會把本港廢氣排放轉入內地。日前中電提出「增建燃氣發電」及「透過區域合作增加零碳能源」是可獨立考慮或並存的大方向,但指如要輸入額外零碳能源至本港,需要建立新的聯網系統,估計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建跨境聯網系統非常具挑戰性,涉及的審批和建造過程或面對很大困難,但沒有估算造價。

中電又認為,必須尋找合適的零碳能源組合,確保價格合理,並能以非常可靠方式輸港,零碳能源必須採購自指定發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