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颱風殺到!天文台長:路徑或比妮妲更飄忽

撰文:鄧麗婷
出版:更新:

繼颱風妮妲月初襲港,天文台今早(10日)預報,下周初香港所處的南中國海北部至西北太平洋,將有熱帶氣旋發展,但形成位置及隨後移動路徑存在相當大的變數。天文台今早調高下周初的風力預測級別,下周三(17日)本港間中吹清勁東至東南風,而不限於離岸,依這預測推算,不會發出8號風球。上次妮妲的移動路徑,難倒區內官方氣象機構,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在Facebook也指「今次可能更飄忽」。

本港西面今早滂沱大雨,天文台料未來九日都有雨。(洪琦琦攝)

移動路徑變數大

天文台今早11時半發表的九天天氣預報顯示,受一道廣闊低壓槽影響,未來數日將吹和緩東至東北風;至下周三(17日)改吹東至東南風,下周四(18日)及五改吹南至東南風,風向的轉變顯示天文台預測會有熱帶氣旋在香港以南掠過,但位置距港較遠。

天文台今早指出,預料下周初南海北部至西北太平洋將會有熱帶氣旋發展,但其生成位置及隨後的移動路徑存在相當大的變數。

天文台今日上調下周初的風力預測,在預報下周一(15日)及周二(16日)吹東至東北風3至4級(和緩)之上,加添「離岸間中5級(清勁)」;下周三的預測就由「東至東南風4級,離岸間中5級」,改為「東至東南風4級,間中5級」,顯示預期本港風力將較大,風速間中達每小時31至40公里,但距離吹烈風(風速每小時63公里或以上)而需掛8號風球尚遠。

風雨欲來,今早香港風雲色變。(黃偉民攝)
ECMWF(上)及GFS(下)的預報圖都見到多個「L」標誌,代表西太洋有多個低壓區。(地下天文台圖片)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及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的預報圖均可見多個「L」的標誌,代表西太洋形成多個低壓區,或發展成為熱帶氣旋。香港地下天文台在facebook專頁指,「目前影響南海及西太平洋的天氣系統相當複雜」,數值預報的準確度受到影響,認為較長期的預報只能用作趨勢參考。

熱帶旋康森西移 併入季風環流圈後延續

專頁亦引述台灣氣象專家指,隨着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旋康森向西移動,「整個東風波動逐漸併入季風環流圈東側」,將會成為季風環流圈延續的動力,預測因此會再活躍多一個星期或以上,成為支配西北太平洋熱帶擾動發展及方向的主要關鍵。

香港天文台為區內唯一預測到颱風妮妲在香港東面登陸的區內官方氣象機構,不過面對今次複雜的情況,台長岑智明也在Facebook說:「又嚟,今次可能更飄忽。」

天文台長岑智明指,今次的颱風可能更飄忽。(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