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爆煲】數據揭十五年病床不增反跌 老年人口增逾56%
本港醫療制度「爆煲」,有人詬病太過依賴公立醫院住院服務,以及醫護人手匱乏;有數據顯示,過去15年,香港65歲或以上人口由83萬人急增56%至逾130萬人,惟同一時間,整體公立醫院住院病床數目竟不升反跌,由28,476張至現時的28,355張,以致「加床」的壓力不絕。
有學者認為,長遠應將醫療及護理分開以減輕醫院負擔,又認為醫療政策欠延續性,根源在於特首並非受政黨及選舉制約,較長遠的政策往往因不能在短期內得民心,致令特首施政時相對短視。
2007年起,政府因應65歲以上人口的增幅,於施政報告中加入「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一項,但至10年後、即2017年的施政報告,才實質建議興建地區性的康健中心,事隔兩年,第一所地區康健中心選址葵涌,料於10月投入服務。
「基層醫療」的口號叫得響亮,但基建配套未能配合,私人市場亦未能應付長者需求,社區缺乏護理支援,長者只能回流醫院尋求照顧。
十四年來老年人口急增逾5成 醫療人員錄3成增幅
翻查過去15年的數據,2003/04年度,65歲或以上人口為830,500人,佔整體人口約12.2%;至2017/18年度,同一群組的人口已急增56.7%,至1,301,300人,即使單計整體人口佔比;亦較14年前高逾5個百分點,達17.3%。
遭千夫所指的醫護人手問題,在過去15年間,由4,872人增加至6,336人,增幅為30.05%。雖然未能追到老年人口的增長,但仍略有寸進。
病床佔用率增 惟病床數反減120張
不進反退的數據出現在公立醫院病床數目。根據醫管局年報,2003/04年度,公院的病床共有28,476張;至2017/18年度,病床數目為28,355張,較之前減少121張床,跌幅為0.04%。跌幅輕微,但影響甚深。再看老年人口與病床比率,由2003年的每千名長者有25.07張病床,跌至2017年的16.93張,大幅下跌了逾三成。
雪上加霜的是,病人住院時間愈來愈長,2003年,每張病床一年365日內平均有242日被佔用,至今已增加至291日,每張床佔用日數由66%升至80%。
老年人口增加、病床數目減少、住院日數增,三項因素夾擊,令醫院病床的需求更顯急切。
學者:口講一回事 實際上社區無助減輕醫院壓力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病床數目的輕微下跌或與不少大型醫院均需陸續重建有關,但主因是過去多年政府以發展社區醫療為由,未有興建大醫院,新增的醫院規模較小,例如北大嶼山醫院、天水圍醫院無法填補病床空缺。此兩間新醫院亦遲遲未全面啟用所有病床。
政府以往曾訂定每千人口有5.5張病床為目標,但現時聲稱社區醫療取代病床需求,不再重提該目標。鍾劍華直斥政府「講係一回事」,現實是年中的高峰期,病人每每要等20小時上病房,證明社區資源不足。
長遠應推長期照顧保險 讓長者有能力支付護理服務
要解決建醫院的土地問題,鍾劍華認為政府短期內應盡快推出地皮,若無人拍賣應考慮以創新方式,例如先由政府負責建醫院,將部分外判予私人投資者營運,長遠則需落實長期護理保險,令醫療及護理需求可以分割。
鍾健華直斥,安老事務委員會曾討論長期護理服務保險等供款性儲蓄安排,2017年公布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報告書亦列出相關建議,惟行政會議採納報告書後,政府遲遲未有行動。鍾劍華表示,亞洲各地如日本、韓國及台灣等都有推行長者介護保險,各地較本港更遲展開醫療改革的討論,但已經比香港多走幾步,關鍵在於政府無決心改革。
根源乃政制結構問題 政府拒推長遠政策
政策失效,鍾劍華認為根源在於本港的政制結構問題,由於特首不受政黨制約,毋須顧慮政策的延續性,一位特首最長只會在任10年,「一個淨係討論都要10年先有結果嘅嘢,佢做嚟做乜?」政府遂以短期政策爭取民意,對長遠問題視而不見。近日的社會風波持續,市民對政府的訴求日增,鍾劍華希望政府能藉今次機會,正視積壓已久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