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教大校長張仁良:五大訴求中 政府撤回草案最易做
反修例示威浪潮持續,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今日與師生、校友及教職員展開兩場對話,第二場會面在下午六時半舉行。
下午的見面會上,有校友問及校方對五大訴求如何可為社會降溫意見,張仁良認為政府撤回草案,最易做,亦是釋出善意的第一步;亦有談及警隊是否專業執法的情況,張仁良認為可透過機制表達,但並不泛指監警會,如有證據證實,應尋求司法制度處理。
「撤回」草案是釋出善意第一步
有校友就民間五大訴求提問,指校方認為應如何就此可為社會降溫。校長張仁良表示,五大訴求中以第一項最為易做,即政府撤回草案,是釋出善意的第一步,並就此曾去信特首建議:「政府應用最大誠意,行出第一步,建立對話平台。」他又即場展示《經濟學人》雜誌封面,稱對香港未來感到擔心,重申政治問題應政治解決。
張仁良相信八大校長可商議如何建立跨界別平台
被問及若特首無回覆其信件,校長會否將行動升級,或成立大學校長跨界別會議。
張仁良指,過去不同校長已提出不同方案,大家都期望成立溝通平台,相信八大校長可再商議如何建立跨界別平台,他自己會嘗試去接觸;他又指,下一步可聯繫其他校長商討方案,協助政府溝通,但承認約見是困難,期望八月、九月可以做得到。
學生指,特首不想再聽年輕人聲音,認為年輕人是暴徒,期望校長可承諾計劃的時間表。
若年輕人無希望 社會難向前走
他指,對香港感到心痛及悲傷,香港亦影響年輕人對前程的看法,不少年輕人正面對向上流、樓價高企等問題。他期盼給予年輕人希望,「如果佢哋無希望,社會好難再向前走。」
被問會否去信保安局及警務處正視白衣人無差別打人事件,張仁良指,大家對社會情況感到大壓力,民眾衝突畫面越來越激烈,最理想是不再見到這些畫面。
他指,現時社會持續對立,暴力場面繼續升級,但不會解決香港困局,希望大家能平心靜氣提出「解結」的方法。他又表示,如果在其他場合見到政府官員,會表達以上意見。
若證警隊不專業執法 應尋施法制度處理
張仁良指,在社會機制上,若警隊不能專業執法,可透過機制表達,但並不泛指監警會,如有證據證實,他應尋求司法制度處理。
有學生指,警察不可以因以維持秩序為名,選擇性執法,對不公視而不見;學生續指,有街坊周日到天水圍警署聲援,但卻肆意拘捕市民;元朗恐襲反映鄉黑勾結,卻呼籲學生不再到元朗,是否製造白色恐怖。
對元朗恐襲 張仁良有感「呢個香港唔係我識嘅香港」
張仁良指,明白同學感受,今早見完場後見到一位同學,感受到他的壓力,所以見到社會場面好難受。他重申,元朗恐襲令人覺得「呢個香港唔係我識嘅香港。」
月內會繼續與學生對話
張指,下午會面感到壓力,而經過教大民主牆事件後,不希望同學因此不信任學校,會於在本月繼續與學生對話。他指,自己可做聆聽者,願意聆聽「短暫時間嘅嘢,唔會無永遠。」
署理學生事務處處長甄玉媚表示,輔導服務的資料會保密,校長不會知道學生接受輔導。她希望若有情緒需要,可盡快接受輔導及支援。
有校友問及可否加強輔導教育
有教師校友指,社會議題越來越多,詢問校長可否加強教師尊業守則,以及加強輔導教育。張仁良同意,認為應要加強相關教育及守則,又指已逐步進行。他指,輔導服務越來越重要,現時會鼓勵高年級學生即「組爸及組媽」修讀心理急救課程,以助應對社會狀況。
談及目前社會狀況,張仁良指,勿再「finger-pointing」,教師亦不宜將自身意見加於學生身上,只需要聽取學生意見。
被問及如何看教師在網上發表言論,張仁良指,作為教師需要負責任,需小心言論:至於會否呼籲警方克制執法,張笑言,希望各方克制,但未有直接答允。
張仁良一再表明不參加大埔遊行
有修讀小學常識課程的學生指,欣賞校長聆聽、機制及信任。他指,實習時留意到學生亦關注反修例事件,會擔心如何回應。他指,校長雖堅持保持中立角色,但亦有詢問張會否明日前赴現場。
張仁良指,大學是多元社會,師生參與運動不會阻止及鼓勵,尊重他們選擇權利,但表達意見有很多方法,他選擇去信特首,希望同學尊重其選擇自由。
張仁良:班上平衡政治觀點 應盡力提供證據
該學生再追問,有老師講述議題發展中的事件都被家長投訴,應如何處理。
張指,大學祟尚言論及學術自由,但切忌有「hate speech 」及粗言穢語;他指,在班房上應如何平衡政治及敏感議題觀點,作為教師在討論上應盡力提供證據,不要將政治意見加諸同學身上,而選擇的教材不應偏頗。
被問可否發聲明,捍衛教師表達權利,張仁良未有回應,僅以通識科為例,此科實行有十年,有研究指,不會使學生偏激,強調應以實證為本。
有畢業生認為教育界站得太後 又擔心未知九月能否開學
有育有子女、現職為教師的畢業生指,政府不回應訴求,和理非角色不足夠,令人覺得勇武可補足。他認為,教育界在事件中的角色站得太後,又稱大家均擔心九月能否開學。他指,對於警察違法違規,其實屬是非黑白問題,認為大專學界缺少勇氣表達,只是「打圓場」。
張指,在反修例事件中,教育界並非站得後,前線大部份是學生。作為大學一份子,應向暴力說不,不應姑息及縱容,舉例若見同學衝突,亦會呼籲雙方停手,「我哋係勸架,做中間人角色。」
張指,大學群組有交流,同意應要設立溝通平台,「為香港好,我哋都會做。」
教大副校長(研究與發展)呂大樂指,工會角色可爭取利益,提倡議題,但大學是尋求知識地方,教授與學生有不同意見立場,要容許他們自由表達。
呂指,校長非法官,並不可比法官先判定事情是否有罪。他指,大學非仲裁角色,若校長一判斷事情對與錯,大學還是否具備學術自由的空間。
若學生被捕 張仁良指不會容許師生面對不公平對待
被問到若學生因暴動罪被捕,校方會有何回應。張指,不會容許師生有不公平及不合理對待,若有相關情況,應交由司法制度處理,藉此為師生討回公道。
被問作為教育工作者,在社會風波中如何自處,教育論理與實踐間如何平衡。張仁良指,並非法官,不可裁定事件,但相信事件困擾學生,並非三言兩語可教,認為大家迷失方向,自己都無答案,但希望大家可以走出黑暗。
被問及,為何不能去信警方,張指,現時有機制監察是否濫權,應從機制上投訴,明白大家或對機制不信任,但張仁良反問:「寫封信係咪可以解決?」
張仁良重申,社會需要降溫,希望大家可平心靜氣,尋求解決方法出路。
校問教師是否不可表態 張仁良:不應將政治立場帶入班房
有現職小學老師指,教師是否不可表態,因現實上學生會詢問老師看法,例如曾否參與示威,「究竟可否憑良心講?」張仁良指,每人有自己政治立場,教師不應將政治立場帶入班房及教學上,會對學生,特別小學生價值觀有所影響。他指,教學表達要小心,可提正反兩方協助溝通。
呂大樂指,教師有專業角色,不能將自己思想加諸學生身上,若小息時被詢問,老師可以表達自己曾參與運動,但同時可提及不參與運動人士的想法。
建議考慮成立舊生平台 互相交流意見
張仁良指,若有需要,可考慮建立舊生平台,互相交流意見及分享教學經驗與困難。
有畢業生指,教與會遇到學生、家長及各方持份者,教師面對不能說的立場應如何自處。他又指,張能否做一場示範課,開學第一天,教師應如何面對學生對反修例風波的提問。
張仁良承認教師守中立有困難
出席兩場會面的張仁良臉有倦容,他指,明白老師壓力相當大,承認「開學係tough」,又嘆一嘆氣,稱會思考其建議,但笑言自己無持教育文憑。他又稱,課堂教師持守中立是困難,他稱「會與教授傾傾。」
有出席者建議張仁良開設連登戶口 收集意見
談及與年輕人交換意見,有現場人士建議校長可開設連登戶口,即可收集意見,頓時引起笑聲,張指,「我可以做一定做。」他被問是否知道「Bingo紙」,他隨即搖頭。
結尾時,有學生在現場播放小朋友錄音,以童聲表達對反修例疑問,強調要撤回,促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
有數位學生痛哭,張仁良拍拍學生手,「我聽到」,他隨後默言離開。有畢業生繼續在現場痛哭,以紙巾拭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