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C執笠】政策失敗 覆蓋率低 三數碼廣播電台只剩新城
為發展數碼聲音廣播,政府早於1998年已經與幾間電台進行技術測試。13年後,政府發出三個數碼聲音廣播牌照,為市民提供多13條頻道。惟當局後來未有積極發展,廣播網絡覆蓋率仍未完善,普及性低,無法吸引廣告商贊助。最終導致其中一個經營者鳳凰優悅在2015年停播,今日(8/8)香港數碼電台(DBC)亦宣布交還牌照,現僅餘新城電台,及公營廣播機構香港電台尚有數碼廣播服務。
政府曾形容發展數碼廣播目的在於「促進市場競爭、改善服務質素和增加節目選擇,從而令消費者受惠」。時任商經局長劉吳惠蘭在2010年表示,數碼地面電視後推出取得成功,故下一步計劃是推出數碼聲音廣播,可供用的頻道有13條,能容納多於一個營辦者。同年政府公布本港數碼聲音廣播發展框架,並收到四個相關申請。2011年政府發出數碼聲音廣播牌照,分別由鄭經翰創辦的DBC、長實主席李嘉誠旗下的新城電台及鳳凰衞視主席劉長樂的鳳凰優悅獲得。
餘下新城曾表示經營不易
DBC獲發牌約一年後,因主要股東黃楚標、李國寶等拒絕如期注資,引起首次停播風波,風波最後在鄭經翰及兩名股東將全部股分出售予黃楚標後平息,DBC在2013年復播。鄭在事件中要退出自己創辦的電台,他曾指特首梁振英指使打壓他。有評論指,黃楚標把事件包裝成商業糾紛,鄭堅持遭政治打壓,令DBC營運不善。
另一間獲發牌的鳳凰優悅,起初承諾會有三條頻道,惟最後只啟播兩條,更在2015年去信商經局向行會申請交還牌照,原因是收聽該台數碼聲音廣播服務的聽眾數目有限,令該公司難以吸引廣告商,認為其業務模式無法持續經營。行會其後批准由2015年11月7日起,終止其數碼聲音廣播牌照。
至於新城電台的數碼廣播暫未受太大影響,仍在運作三條分別提供財經、生活及音樂資訊的數碼頻道,但去年曾向外界承認經營不容易。
政策不利數碼廣播 羅燦斥「唔嗲唔吊」
數碼廣播服務屢受影響,政府當初為發牌時指已採取各項措施支持數碼聲音廣播發展,除了在11條政府隧道內安裝數碼聲音廣播轉播系統加強訊號覆蓋外,又邀請汽車製造/進口商在進口香港的汽車內預先安裝數碼收音機,更與運輸署合作,作出一項豁免法例對安裝配備顯示器的數碼收音機的規定,法例亦於2015年9月16日生效。
五主要隧道、公共屋邨未能接收
但在鳳凰優悅停播後,DBC行政總裁羅燦曾直斥政府對數碼廣播市場的態度「唔嗲唔吊」,多年沒有積極推動發展。他指政府一直未有協助司機安裝汽車數碼收音機。而本港有五條主要隧道、公共屋邨及港鐵站等均不能有效接收數碼電台訊號,影響收聽率。政府僅在其轄下的11條隧道中安裝廣播裝置,但另外五條私營隧道,東隧、西隧、大欖、大老山及愉景灣隧道則只停留在商討階段,無法完善廣播網絡。另外,數碼廣播經營者曾多次就服務與政府商討,但羅燦形容官員反應冷淡。
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汽車進口商或製造商亦只會在車主要求下才會安裝數碼廣播收音機,須花費約800至900元,但政府並無提供資助,因要自費購買,車主或因價格高昂而放棄,最終導致普及性不高。他續指數碼廣播收音機若播放文字、影像等均違法,只能播放聲音,造成「畀裝唔畀播」的情況,令數碼廣播服務發展受阻。有前員工指現時沒有太多汽車安裝數碼廣播收音機,普及性低,無法吸引廣告商,令DBC經營困難。
欲轉FM續營 政府拒絕
至今日DBC知會政府交還廣播牌照,羅燦再度批評政府政策混亂及存在矛盾,一方面容許現時擁有FM頻道的經營者,無須申請DAB(數碼廣播)的廣播權。而汽車接收方面一直未能普及,運輸處亦不容許數碼廣播有文字影像,羅直言「好難做」,他曾向政府查詢轉為FM廣播的可能性,惟政府回覆稱並無多餘頻道。DBC轉型受阻,令投資者認為生意無利可圖。
中文大學新傳系教授馮應謙指,現時政府有足夠FM頻道,雖然部分頻道因各種原因預留不用,但頻譜在技術上仍可容納多一個電台服務。但馮續指由於香港收聽電台的市民不多,市場萎縮,基本上現有的三個電台已足夠應付需求,故政府不會計劃將DBC轉為FM形式廣播。
謝志峰:政府猶豫不決 要負最大責任
DBC主持謝志峰表示,公司朝氣蓬勃,管理層有心經營,對交還牌照感到相當可惜,認為現時情況全因政府在數碼廣播政策上「猶豫不決、方向不明」,要負上最大責任。謝批評,政府政策錯誤,批出數碼廣播牌照,但又沒有要求持有模擬廣播牌照的電台轉去數碼廣播,令現時收聽電台的市民沒有誘因去轉聽數碼廣播,形容DBC是「荒島的孤兒」。謝又指出,近年數碼廣播發展因互聯網蓬勃而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因互聯網能擴大了模擬廣播的覆蓋範圍,此時政府就應決定是否繼續數碼廣播政策。謝志峰相信,發放模擬廣播牌照予DBC可擺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