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內地打肉毒連環出事仍有港人中招 謝萬里:出奇費解
本年5月至今,短短三個月衛生署就接獲10宗本港女子接受肉毒桿菌治療中毒個案,其中8宗在內地注射。中毒諮詢中心顧問醫生謝萬里今早(6日)在電視台節目,對於在廣泛呼籲下仍有港人到內地注射肉毒「有點出奇、費解」,相信主因是價錢平。
謝萬里指,相比香港注射肉毒動輒花費逾千元,赴內地注射「數百元有得打」,另外有病人透露大陸社交媒體可買套票,再自找途徑打針,廉價肉毒令人質疑不是正貨,而病人也不清楚為他注射的為何人。他強調網上流傳錯誤訊息,以為看了附設的說明就以為自己懂得注射「是很愚蠢的行為」,即使注冊醫生都需要經驗方知所需劑量及方法,「我自己也沒有注射過,只懂醫治所引發的中毒」,指醫療始終有風險,處理不當會帶來後果。
注冊(美容)醫生都可以打,但都要有經驗,美容就好似化妝咁,你第一日化都唔會化得好啦
他表示嚴重中毒個案過往少有,過去10年只得兩宗,其中只得一宗涉及美容;惟今年接獲的10宗個案,均與注射肉毒桿菌去皺美容有關。他解釋肉毒桿菌原為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拉丁文原意是「香腸」,為人類已知最毒毒素。美容只是肉毒其中一個用法,因為它有切除神經與肌肉連接點的功能,皺紋與肌肉運動有關,故有除皺效果。他指3宗中毒較嚴重、吞嚥液體有困難的個案,不單在面部、手臂或小腿注射,甚至有在大腿,由於面積較大,大量注射令危險性增加。
謝萬里解釋只要肉毒出自正廠,儲存得宜,由有經驗的醫生注射,由於美容用途的使用量一般不及最高使用量十分之一,風險其實低。他估計,病人注射來歷不明肉毒是中毒原因之一,或者注射者缺乏經驗,將肉毒注射到不當地方例如脂肪層,再隨之流到其他地方,引致吞嚥液體困難等中毒徵狀。
除了新增的46歲女子中毒個案外,其餘9名已出院。謝萬里指毒性數月可以恢復,中毒後一般三至四日就會出現徵狀,兩星期最差,之後穩定,再兩星期後好轉。如果影響呼吸及吞嚥則考慮注射解毒劑,以鼻胃喉管餵食,或以凝固劑加水提供身體所需,以及作物理治療,以免六個月後肌肉痿縮更嚴重。他呼籲市民注射肉毒必須找有經驗注冊醫生,亦可自己查看桿菌品牌,留意溫度是否變得溫暖非低溫儲存,有否過期,或已經「好多個針洞」反映已多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