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媽「石頭胸」隨時痛過分娩 醫生分析:進補過量 泵奶泵唔清
每年的8月1至7日是國際母乳餵哺周,而母乳是媽媽送給嬰兒最天然的食物,現代港媽為準備營養豐富的母乳,每日「密密手」泵奶、進補催乳,務求令小粉團健康成長。
不過,港媽勤力餵母乳背後,卻面對乳房疼痛,誘發「石頭胸」問題。兒科專科醫生梁淑芳分析69宗因乳痛求診的授乳媽媽個案,發覺約半數個案有乳管堵塞,另有部分人患乳腺炎,嚴重者引發腫膿。她指,港媽普遍攝取過多肉類,如魚湯、雞肉、豬肉等,加上泵奶可能「泵唔清」,久而久之或誘發乳房脹痛、發炎。
攝影:李孫彤、黃寶瑩
「一郁就痛,BB一啜下來,好似針拮那樣。」育有2歲女兒的33歲劉太,一直以母乳餵女,餵奶過程頗順利。直至產後約2個月復工,開始有乳房脹痛,右乳出現硬塊,猶如「石頭胸」。她求診才知患乳腺炎,獲處方7日抗生素。
劉太從事零售業,重返工作崗位初期,泵奶不定時,或因此「泵唔清」導致乳房脹痛。她表示,上班期間有時4小時泵奶一次,遠較以往習慣的2小時長。為免再患乳腺炎,她即時調節泵奶習慣,把握機會定時泵奶,例如乘搭巴士期間,甚至在外勤工作期間,抽空趕往商場育嬰室泵奶。
另一名授乳媽媽、30歲張凱怡更曾分別有乳腺炎及膿腫。現時育有1歲兒子的她,產後至今仍堅持母乳餵哺。日復日地餵奶,原來她右邊乳頭被兒子咬損,導致細菌感染,餵奶6個月竟遇上乳腺炎,有塞奶情況,「聽朋友講,搽番人奶在乳頭便無事,搽了3、4日發覺無用。感覺好痛,連淋巴也腫了,發高燒。看醫生才知問題嚴重。」
張凱怡在兒子7個月時,重拾空姐工作,亦繼續泵奶及「埋身餵奶」。豈料,上星期卻再度乳房脹痛,她估計是飲用三文魚頭湯出事。她自言並非想催乳,只是按正常喝了一碗湯,惟之後因身體疲勞,相隔20小時沒有泵奶,右邊乳房竟有硬塊,用力一擠便擠出膿液,求醫證實有膿腫,須服抗生素及消炎藥。
乳腺炎咁痛咁辛苦都捱到,佢又鍾意食,不如繼續試餵啦。
三成個案忍痛逾一周
港媽為了餵母乳可謂傾盡全力,但遇到阻滯的,豈止上述兩位新手媽媽。兒科專科醫生兼國際泌乳顧問梁淑芳進行回顧研究,分析2015年上半年共69名因乳房疼痛求醫的產婦。不少個案表示受乳房疼痛困擾了數天,也有32%個案忍痛超過7日,有產婦形容乳房疼痛比分娩過程的陣痛更甚。
該研究顯示,35人即50%個案有乳管堵塞;13人有乳腺炎,有6人更惡化至乳腺膿腫。21人最終需要獲處方抗生素,約佔三成;部分有膿腫問題的病人需要即時放膿,或者轉介至外科醫生處理。
「餵母乳搞到脹奶或塞奶,有兩大原因,一是產奶太多,二是放奶不足。」梁淑芳表示,正確情況下女士產奶會因應需求,嬰兒飲多少,乳腺便生產多少。但在職婦女只有十個星期產假,重返職場後要繼續餵母乳,只可出動「泵奶器」,再把母乳冷藏。
梁淑芳分析指,產婦泵奶本身並無問題,但若泵奶方法不當便出事。她說:「泵得愈多,會有個訊號比大腦,以為BB需要很多奶,甚至要餵兩個BB,乳腺因而分泌多點人奶出來,應付所需。」她指,加上若授乳媽媽沒有按時泵出母乳,或突然減少泵奶次數、疲勞或患病等原因,母乳便長期留在乳管或乳腺,出現「泵唔清」問題。倘乳頭感染細菌,母乳便可能成為細菌的營養,有機會發炎及含膿。
部分產婦泵奶的方法有誤,以為必須「泵到一滴都無」,其實此做法反而刺激母乳過多分泌,正確做法是定時泵出適當奶量便停。
攝取過量動物蛋白質 可致發炎
另一方面,產婦吸收過多動物蛋白質,亦可能引起塞奶及乳腺炎。梁淑芳稱,臨床上不少產婦擔心奶量不足,自坐月起開始進補,魚湯、花膠湯等催乳食物,幾乎必不可少,另又進食大量含肉類、藥材煮成的補品。她說,有研究指動物蛋白質可能提升體內的發炎因子水平,而本港產婦攝取蛋白質的份量高得「離譜」。她引述醫學文獻稱,本港產婦產後3個月,平均每日吸收的蛋白質達98克,坐月期間更達133克,遠較英國產婦產後3個月每日攝取81克、日本產婦的80克為高。
產婦為補身及催乳各出其謀,但梁淑芳認為,港人基本上不缺乏營養,產後毋須特別進補,宜維持清淡飲食,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包括五穀、蔬菜等,肉類不必過多,即使希望攝取蛋白質,建議進食豆類食物。若需要補鐵,可吃少量肉類,又或紅米、南棗、黑芝麻。
另外,梁淑芳指部分產婦泵奶的方法有誤,以為必須「泵到一滴都無」,其實此做法反而刺激母乳過多分泌,正確做法是定時泵出適當奶量便停,倘仍然遇到乳房太脹,可透過按擠出些許奶以紓緩不適。
梁又建議,衞生署或醫院管理局成立公營母乳餵哺專科診所,既能為授乳婦女提供服務,亦有助培訓醫護人員及研究。
自然育兒網絡,提供母乳餵哺朋輩支援計劃。由接受過培訓及有授乳經驗的媽媽提供哺乳資訊。詳情請見:http://npnhk.org/bfpc/
你想看更多精采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