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平衡保育與活化 迎難而上
位於中環核心地帶的大館——古蹟及藝術館明日慶祝開幕一週年,在短短一年間,這個具標誌性的歷史建築群已蛻變為一個融合歷史文物和當代藝術的新地標。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的大館的歷史可追溯至1841年,其活化計劃由香港賽馬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2008年合作推行,由馬會承擔保育和活化工作。在過程中,專業團隊面對重重困難,包括考慮怎樣去保育及活化這個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的法定古蹟,平衡保育及活化兩者之關係,確實並非易事。
作為香港最大型文物保育及活化項目,大館的保育活化工作面對不少挑戰。馬會委聘的專業團隊參照國際保育標準,及按照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要求,制定保育計劃。總括而言,大館的保育活化工作堅守三大原則:公眾安全、呈現建築物歷史原貌,及融合新舊建築。
安全為重
活化歷史建築物,公眾安全是最首要的考慮。然而,大館經過歲月的洗禮,部分結構已變得十分脆弱,施工圖則亦已不存在,大大增加復修的難度。另外,要將封閉多年的古蹟變成開放給公眾的藝術文化消閒空間,建築物必須符合現今的建築條例及安全標準。其中1858至1862年間建成的D倉,是大館最古舊的建築物之一,地基過去已受附近工程的影響而損毀,須以重型鐵索包圍加固。為保護原有結構,馬會邀請曾參與鞏固意大利比薩斜塔工程的專家進行研究,建議將混凝土逐少注入D倉地基以進行加固,過程既精細又複雜,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最終成功保留D倉九成以上的結構。
呈現真實歷史原貌
中區警署建築群是香港碩果僅存、於19世紀中至20世紀初興建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包括三組法定古蹟-前中區警署、域多利監獄、中央裁判司署等,組成罕見的維護法紀的「一站式」機構,體現殖民地的歷史。一如其他古蹟的保育工作,呈現古蹟的原貌相當重要,有助市民探索歷史;而所謂的「原貌」是透過建築物原有的設計、物料、工藝、構件,呈現「原有」和「真實」的一面。
至於如何釐定和選擇「還原」哪一個「原貌」,牽涉多個因素,包括結構安全、科學、歷史及美學等。例如建築群內的已婚警長宿舍(6座)在1900年代落成,整幢建築以紅磚興建,不知何時磚塊表面髹上了油漆。到底紅磚是建築物的「原貌」,還是髹上油漆的才是原貌?為此,團隊進行了多番研究和清洗程序,找出底層的紅磚。然後團隊考慮各個因素後,決定以紅磚作為復修後宿舍的面貌,並尋找當年的英國供應商,特製磚塊,部分更是全人手製造,再運送來港,務求呈現宿舍落成時的真實面貌,以突顯當時的建築風格。
新舊建築融合
活化古蹟的另一個難題,在於如何為它賦予新的生命及用途。大館亦不例外,除了保育舊有建築外,團隊亦加建兩幢新大樓,作為美術館及表演空間。設計師選料及設計時,巧妙地利用由合金車輪鑄造成環保的鋁磚,既能夠分辨出新舊的建築,又能夠以「磚」與舊建築群互相呼應。
大館的成功,過程說易行難,在十多年的保育活化工作中,馬會與專業團隊進行無數研究探討最合適的復修方法,從中累積了不少經驗和心得,獲益良多,大館更為日後的文物保育活化項目提供了參考作用。而作為馬會最大型的「藝術、文化及保育」慈善項目,活化後的大館,已蛻變成古蹟及藝術館,為本地及國際藝術團體提供理想的表演場地,推動香港的藝術發展,亦為繁囂的城市,創造豐富文化,讓市民享受及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