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陳恒鑌負傷見傳媒被質疑包紮錯 急症科醫生:唔合格
立法會修訂《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鬧雙胞」,民主派和建制派今(11日)早分別在會議室嘗試召開會議,期間雙方爆發激烈衝突,場面混亂。多名議員報稱受傷,其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稱其左肩膊受傷,在保安協助下包紮,其後以「包紮Look」示人,被網民質疑包紮方法有錯。
有急症科醫生看到其包紮後的相片直指,「方法唔合格。」又呼籲曾學習急救人士應不時練習,以加深記憶,若未能確定傷勢或包紮方式,除非傷者感到異常不適,否則應盡量不要觸碰傷者患處會較為理想。
立法會修訂《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鬧雙胞」,民主派和建制派今(11日)早分別在會議室嘗試召開會議,期間雙方發生口角之餘,亦有肢體碰撞。混亂之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稱被他人撞到,令其左肩膊受傷,其後在保安協助下包紮。可是,不少網民質疑其包紮方法是否正確。發起「醫護+任何人」行動的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看過其包紮後的相片說:「絕對唔係正確方法,包紮唔合格。」
翻查網上資料,當傷者的膊頭有傷,可使用三角繃帶,以「大吊腕」的方法,將三角巾頂點對準患肢手肘擺放,將下方底角端上拉至患肢同側肩膀,繞過後頸於健側肩膀處平結收尾,並於患肢手軸處打單結收尾包。蕭醫生指,包紮時盡量將原先所作負荷的重力轉移到頸上,減少對患處的負荷,而相中可見,陳的手肘位置擺放明顯不正確,「明顯係掛頸方法唔好,無用到頸兩邊力,所以手滑咗落嚟,令到手肘唔係呈90度角。」
他又說,單單看陳的照片,看到協助包紮的曾以橫闊帶加固,的確可為傷者減輕痛楚,以防「甩骹」,惟本身包紮方式不能產生作用,承托力不足,可能會加劇軟組織及肌肉傷勢。但問到單憑相片能否得知其傷勢程度及患處時,蕭坦言,「咁就唔知,好難估計。」
蕭又表示,難以評定替陳恒鑌包紮的人士是否懂得基礎包紮方法,「可能當時佢太緊張,又多人望住而忘記咗。」但明白到一般人並非經常要為別人包紮,呼籲曾學習急救人士應不時練習,以加深記憶,「所以要一段時間後又考過牌啦!」並指若未能確定傷勢或包紮方式,除非傷者感到異常不適,否則應盡量不要觸碰傷者患處會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