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照顧計劃助亡母精彩走完最後一段人生路 女兒:以前唔識求助
長期病患者受盡病痛折磨,照顧者其實亦承受著極大壓力。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辦「賽馬會安寧頌」計劃,自2016年開始為患有慢性及晚期病患的長者,提供安寧照顧服務,協助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作為家中獨女的蘭英,以往一人照顧患有多種病痛的父母,遇到分身乏術的困境,亦只能「硬食」。父親離世後,為了照顧母親讓她「走得安樂」,參加了社區安寧照顧計劃,在社工、義工的協助下,母親可以更精彩走最後一段路。
曾安排父親到老人院 卻不肯吃飯、吃藥
「丈夫患癌、父親曾中風、患柏金遜病、腦退化症,而母親則有柏金遜病和肝病。」今年62歲的蘭英,過去先後經歷三個至親的離世,在丈夫逝世後,作為家中獨女,一個人扛起照顧兩老的重擔。
她憶述,曾有一刻感到十分崩潰,因為父親、母親同時入院:「但唔係一齊出院。」先出院的父親患有腦退化症,欠自理能力,蘭英無法讓其獨自留在家,便安排他到老人院待一、兩日,「已經事前同佢講好咗,佢最初咩都話好,但佢去到老人院,發覺唔係屋企,又唔肯食飯、食藥。」
義工帶母親到慈山寺、製陶瓷 「思想不集中於痛」
只有一名照顧者,不時遇到分身乏術的困境,亦只能「硬食」。蘭英苦笑道,「真係唔識搵人求助,只係自己撐。」父親於2015年逝世,她其後主力照顧母親,然而母親身體亦於一、兩年內轉差,經社工轉介後,她讓母親參與社區安寧照顧計劃,至其2017年12月離世,終年91歲。
母親愛去旅行,惟當時受病痛所困,出入亦有困難,遑論是四處遊玩。幸而參與計劃後,在社工及義工安排下,成功參觀慈山寺及農場。除此之外,更安排陶瓷藝術家上門,教其母製作陶瓷,「等佢思想唔使集中於痛。」
她續指,在其母臨終前數日,義工更帶同製成品,將母親最愛的食物乳鴿圖片貼於煲內,「我同朋友輪流照顧媽咪咁耐,都冇見過佢笑。佢見到真係好開心,雖然係相,但對佢嚟講,有人記得呢件事係開心。」蘭英坦言,一直以來已盡力照顧母親,沒留下遺憾。
有長者只求舒服離世
而趙女士亦為母親參加了計劃,她指,母親一向表明不想「長命」,只求臨終時可以舒服離世。其母在晚年時患有嚴重認知障礙、乳癌及病竇症候群,家屬亦已同意為其提供紓緩治療,並不使用入侵性呼吸裝置等。在年初,母親的情況轉差,被轉移至院舍內的「安寧房間」,「佢感覺精神多咗,我哋亦可以24小時陪住佢」,平靜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終年94歲。
第二階段「賽馬會安寧頌」今年1月初展開
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導的「賽馬會安寧頌」,第一階段於2016年開始,為患有慢性及晚期病患的長者提供安寧照顧服務,如提供社工、護士上門支援、教授紓緩治療的技巧、個人及家庭輔導等。
近日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再次撥款,推行第二階段「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兩個階段合共撥款逾2.55億元。第二階段已於2019年1月正式展開,服務亦由36間安老院舍擴展至48間,培訓更多安老院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