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試裝巴士站防護柱 倘效果良好將於高速路段龍翔道加裝
撰文:陳晶琦
出版:更新:
去年大埔公路九巴翻側車禍釀成19死66人傷。運輸署及路政署去年5月就全港公共道路安全展開顧問研究,當中引入澳洲的「減能護柱」,於路旁巴士站作試驗,且首階段已安裝在田灣海旁道的巴士站。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今(26日)召開會議討論事宜。運輸署署理助理署長邱國鼎表示,倘減能護柱的試驗效果良好,將會考慮在車速較高的地方,例如龍翔道加裝「減能護柱」。
議會陣線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問及,運輸署除在香港仔海傍道近田灣海旁道的巴士站,以及計劃在大欖隧道巴士轉車站安裝「減能護柱」外,還會新增哪些試點;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志全亦問及,決定在不同地點裝設「減能護柱」的標準為何。
運輸署署理助理署長邱國鼎表示,會持續觀察一至兩季「減能護柱」的運作,包括乘客於巴士站上落情況以及巴士埋站。倘試驗計劃良好,會考慮在車速較高的地方,例如龍翔道加裝「減能護柱」。至於選擇試點的標準,則視乎巴士站較高速停站的地方及路段設計。邱國鼎補充,現時「減能護柱」的成本為2萬元一枝,惟日後大規模安裝,相信可降低成本。
另外,有議員提及凌晨時分,觀塘繞道、荃灣路段以葵涌道天橋常出現危險飛車行為,問及運輸署會否引入區間測速快相機。邱國鼎表示,運輸署將考慮及研究方案。
運輸署文件顯示,顧問研究涵蓋總長度近4200公里的現有公共道路,整個研究花費1,730萬元,顧問公司為艾奕康。而「減能護柱」每枝高度約1米,其地基裝有聚氨基甲酸乙酯海綿,故可抵禦一輛7噸重型車輛以時速50公里行駛的衝擊力。故此,倘防護柱受到車輛撞擊時,會吸收車輛能量並使其減速,可減低失控車輛對行人的威脅,並吸收部分的車輛撞擊力,從而減輕傷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