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獲兩妹捐腎「復活」 兩孩之母做義工推廣器官捐贈
醫院管理局去年10月起推行腎臟配對捐贈計劃,本預計今年首季可完成第一宗捐贈配對,不過,威爾斯親王醫院副醫院行政總監李錦滔透露,目前仍未有成功配對的個案,而截至去年底,共有2,200多人正等候換腎。
曾先後獲兩名妹妹捐腎的伍妙敏坦言,感恩得到妹妹的無私奉獻,令她重獲新生,因此她三十多年來都做義工,推廣器官捐贈,惟發現近年器官捐贈宗數有下降趨勢,她鼓勵市民登記捐贈器官,並應告知家人自己的意願。
因應有器官捐贈者與受贈者血型或組織型不相符,醫管局去年推行腎臟配對捐贈計劃,容許交叉捐贈器官,把不相符的一組與另一組有相同情況的人互相配對,互捐適合的器官。
逾二千人等候換腎 去年捐腎數目創七年新低
威院副行政總監兼內科顧問醫生李錦滔透露,計劃自去年10月起推行,由於參與者數目不多,難以配對,至今仍未有成功配對的個案。而正等待器官移植者眾,截至去年12月31日,單是腎臟已有2,237人輪候,去年全港有60宗遺體及16宗活體的腎臟捐贈,數字創七年新低。
他表示,部分市民拒絕捐出離世家人器官,因仍有「全屍」的觀念,有人就稱不了解死者意願,「有時家人中只要有一人反對,都做唔到。」
妹不想姨甥失去媽媽 決捐腎救姊
今年57歲的伍妙敏患有原發性腎小球炎,34年前、即年僅23歲時,芳華正茂的她已確診末期腎衰竭,需要換腎續命,幸得二妹慷慨捐腎,令她30年來重拾健康。可惜2016年初,她再次發現腎臟開始衰竭,食慾不振,暴瘦數十磅,出現水腫、無法小便等情況,「我四妹見到我,話覺得我會死,唔想啲姨甥無咗媽媽,就自己打咗去腎科中心,問可唔可以捐腎畀我。」
伍妙敏本來無預計過可再獲贈腎臟,她直指十分感恩,感激兩個妹妹的無私奉獻, 而她在術後第三天腎功能已回復至正常人一樣。30多年來,她一直擔任義工,推廣器官捐贈,但她認為自己回饋的仍遠不及社會所給予的。
有遺屬回家才發現先人器官捐贈證 惜已太遲
伍妙敏亦發現,雖然近年登記捐贈器官人數上升,惟實際捐贈個案卻下跌,「挫敗感好重呀!」她提醒有意捐贈器官者,除了應先在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進行登記,更應告訴家人自己的意願,「試過有人話唔知家人意願,返屋企搵嘢時先發現佢嘅器官捐贈證,但已經太遲。」
伍妙敏最近接受來自沙田的中學生訪問,分享她兩度「復活」的經歷,她與其他受贈者、捐贈者及家屬的故事,都被輯錄於《大愛 感悟人生》一書中,如欲索取此書,可電郵至pwhhrc@ha.org.hk,聯絡威院健康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