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爆發】伊院誤診患者為流感併發紅疹 無安排入院隔離疑失誤
本港麻疹疫情嚴重,早前《香港01》獨家報道一名23歲女麻疹患者在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時,表明懷疑自己患上麻疹,仍不獲安排隔離,並需在醫院等候及診治共花9小時,期間一直擔心傳染他人。患者亦未獲安排入院隔離及等待化驗結果,醫生只着她在家中隔離。
伊利沙伯醫院今日(12日)回覆指,該名病人求診時,醫生初步診斷為流感樣疾病併發紅疹,故着她離開醫院;而在確診麻疹後,醫生口頭詢問病人的臨床情況,決定病人健康狀況毋須入院。
有專家表示,流感引發的紅疹與麻疹的紅疹相似,不過一般應要求病人入院隔離,等待化驗結果,而在確診後就更必須入院隔離,以防傳染他人。
表明出疹仍分流為次緊急
《香港01》日前報道,該名女患者在4月6日抵達伊院分流站時,已表明正發燒及臉上有紅疹,但仍獲分配為次緊急病人。伊院發言人回覆指,由於該名病人沒有外遊及接觸確診麻疹患者紀錄,病人的工作地點亦不是機場,於是獲分流為次緊急類別。
伊院承認大堂無發燒區屬不足
陪同女患者求診的友人丁小姐稱,醫護人員叫她們到美好診所(給次緊急和非緊急的病人輪候及診治的地方)輪候,但沒有要求她們到隔離區。惟伊院就指,醫護已安排她們到位於美好診所的發燒區等候診治,不過因美好診所於晚上11時45分關閉,病人需要改到急症室大堂繼續等候,直至零時30分獲安排診治。院方承認,由於醫院急症室候診大堂環境空間的限制,未能設置發燒區隔離發燒病人,院方已有計劃檢討目前設施上不足,作出改善。
病人稱有接種兩劑麻疹疫苗 口腔無白點
女患者在見醫生後,未有獲安排入院隔離,醫生只著她自我在家中隔離,安排與早前染上麻疹的50多位麻疹病人有所不同。伊院回覆時表示,病人向醫生表示有接種兩劑麻疹疫苗紀錄,口腔檢查亦未發現有白點,醫生初步診斷為流感樣疾病併發紅疹,故着她離開醫院,不過有採集其呼吸道樣本進行化驗,亦有建議病人避免到公眾地方。
醫生口頭詢問病人後決不安排入院隔離
伊院並指,病人於4月8日確診感染麻疹,院方已即時通知病人有關結果,醫生口頭詢問病人的臨床情況,決定病人健康狀況毋須入院,並建議病人繼續避免到公眾地方。伊院解釋,病人確診後是否需要入院隔離,要視乎多個因素,包括病人的病情,是否仍然在傳播期及醫生臨床判斷等。
伊院續指,一直根據對懷疑傳染病病人的監察準則,以識別病人進行隔離,又再次提醒員工對麻疹傳播保持警惕,並會加強感染控制措施,及繼續配合衞生防護中心的調查。醫管局就指,公院急症室會盡量縮短病人分流的時間,減低傳播病毒風險。
醫管局曾稱凡有紅疹都會隔離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及瑪嘉烈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史有毅在3月27日,曾向記者表示,公立醫院急症室會加強防疫,發燒的患者會被隔離在隔離區,一旦發現患者身上有紅疹,就會把患者安排到負氣壓診症室接受進一步檢查。
不過,近日醫管局回覆查詢時就指,分流站的護士會根據病人的病歷、臨床徴狀及遵行「FTOCC」監察準則,即查詢病人是否有發燒、曾外遊、職業資料、接觸記錄及出現感染群組。如求診者出現麻疹病徴、有接觸麻疹病人及旅遊史,病人會立即被安排到負氣壓診症室接受進一步檢查。
是否隔離需視乎多項因素 醫管局稱無改指引
醫管局最新回覆指,並無更改指引,醫護人員會遵行「FTOCC」監察準則,同時亦會根據臨床情況作出判斷。
個案揭發衞生署防疫漏洞
另外,23歲女患者的個案揭發,衞生署並不掌握麻疹患者的所有家居接觸者,該名女患者本與患血癌母親同住,因懷疑染上麻疹才搬到友人家中,但衞生署就未有發現她本與父母同住。患者的友人並指,衞生署經常強調的「醫學監察」,原來亦只是向她們了解年齡、麻疹疫苗紀錄及提醒需消毒。
記者向衞生署了解患者友人的描述是否真確,醫學監察實際上包括甚麼內容,署方會否派出醫學團隊親身接觸家居接觸者,以確保其沒有出現病徵,抑或依靠家居接觸者自行觀察及通報署方等問題時,署方一概沒有回應,僅將本月9日公布個案時的新聞稿內容重覆一次。
傳染病科專家:確診後必須入院隔離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表示,流感、上呼吸道病毒都可能會引發紅疹,而病人如對抗生素過敏,也可能會出疹,此類紅疹與麻疹的紅疹相似,故一般應先要求病人入院隔離,為其進行鼻液測試,確定其是否感染麻疹。他並認為,在確診麻疹後,更必須要求病人入院隔離,直至發燒日計起第8天。
【第一屆武博】眼界.決定境界!5月3至5日在九展舉行的第一屆香港武術及搏擊運動博覽(武博),活動包括解構武術電影的光影武林隧道、有趣好玩的武館街遊戲,以及超過100個體驗班,讓市民、初學者或武術專家,透過這個多元化體驗型博覽會,從武博擴闊眼界、提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