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珠峰遇雪崩險喪命 港人挑戰洛子峰不為登頂 冀記錄氣候變化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本港近年經歷超強颱風「天鴿」和「山竹」的吹襲,喚醒港人對氣候變化關注。但原來遠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雪崩、冰川融化每日不斷重複,令無數登山者、雪巴人長眠當地。去年成功登頂的港人黃偉建憶述自踏上珠峰起,每日都活在恐懼中,即使睡覺,也聽到冰川「劈哩叭啦」在倒退;登頂後,沿路的安全繩竟被冰雪掩埋,一失足就會墮崖,一步一驚心。
眼見氣候變化已危及登山者性命,黃偉建決定於今日(6日)前往世界第四高峰、位於尼泊爾的洛子峰,用影像記錄該國承受的氣候變化,採集泥土及冰雪樣本化驗,並每日記錄山上的天氣資料,一切一切,只為了告訴香港人,氣候變化正影響我們。

黃偉建登上珠峰的一刻。(受訪者提供)

每晚聽到冰川倒退聲

有20多年攀山經驗的高海拔登山運動員黃偉建,去年5月成為第九位登上珠峰的港人。成功伴隨恐懼,登山必經的絨布冰川埋葬不少前人,黃偉建亦有心理準備:「當你行上珠峰任何一個位置,都是經歷死亡。」登頂前,黃先在山腰的營地適應,每晚都聽到「劈哩叭啦」,冰川在倒退,每日都要重新紮營,生怕被沖走。「今晚睡覺石頭在這裏,到翌日該石頭已經消失,那石頭足足一噸重。」

要攀上珠峰,需跨過一個個冰隙。黃偉建引用十多年前的相片可見,當時需要用五條鋁梯連接,但隨着冰川融化令冰隙收窄,現在只需用三條鋁梯就可跨過。幾經辛苦到頂,成就創舉的下一刻竟是與死亡擦身而過。登山者需身繫安全帶再連繫繩索,但雪崩卻覆蓋了繩索,黃偉建只好於懸崖邊緣,在沒有安全裝備的情況下探路下山,稍一不慎,就成亡魂。黃偉建能平安歸來,但在旅途中,一名雪巴人腳下的雪卻突然崩塌,一去不返。

黃偉建在珠峰紮營期間,每晚都聽到冰川移動的聽音,為了不被沖走,需重新紮營。(受訪者提供)

融雪致前人遺體重現

黃偉建去年本想同時登上尼泊爾的洛子峰,但敵不過天氣,只好留下遺憾,但亦改變了心態,從欣賞大自然,變為關心大自然。今天,黃偉建出發挑戰8,516米高的洛子峰,伴隨氣候變暖,冰川消融,一些雪藏多年的登山者遺體已重新暴露,黃亦不再以登頂為目標。

黃偉建事先向天文台借儀器,將每日記錄當地的溫度、濕度和風速等資料。此外,他亦會嘗試採集山上的泥土和冰雪樣本,帶回香港供大學化驗,冀從化學角度了解氣候變化對當地的影響。

除了一堆冰冷數據,還有活生生的「氣候難民」。黃偉建將訪問尼泊爾村民,包括向居民索取數十年前的照片作對比,以及透過年長的村民口述影像,比較氣候變化對當地環境的改變,如冰川闊度增加了多少,植物生長增加還是減少。黃偉建坦言,登頂與否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將氣候變化的訊息帶給港人。

登山者需身繫安全帶再連繫繩索,但雪崩卻覆蓋了繩索,黃偉建只好在懸崖邊緣探路下山,稍一不慎,就成亡魂。(受訪者提供)

冰川融化減淡水供應

洛子峰對不少港人而言,遙不可及,冰川融化與香港人有何關連?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楊凱珊解釋,冰川融化最大的影響是淡水供應,地球有97%的水源是海水,只有3%是淡水。而3%的淡水當中,有九成儲存在冰川內。當冰川融得愈來愈快,面積愈來愈小,淡水供應愈來愈少,直接影響香港水供應。

單憑黃偉建一人之力,能否喚醒港人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他坦言不能,但仍會盡力。

這需要所有人的行動,每個人都要付出。你要在生活上作改變,你有沒有過度浪費?有沒有過度消耗?資源上有沒有過份虛耗?這是需要透過教育去做,並非我一個人告訴你,所有人就可以改變他的行為意識。
高海拔登山運動員黃偉建
黃偉建將挑戰洛子峰,期望可記錄氣候變化,將訊息帶回香港。(張雅婷攝)

黃偉建攀登洛子峰旅程:

離港日期:2019年4月6日
預計訪問村民日期:2019年4月19至25日
預計攀登日期:2019年4月25日開始
預計攻頂日期:未定,需視乎天氣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