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爆發】機師發燒仍可入境 研究曾指體溫檢測儀走漏13%病人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麻疹襲港,本港國際機場更有爆發個案,由於感染源頭未明,在機場人人自危。事實上,機場防疫漏洞一直都在,國泰航空機師在3月12日發燒及出疹後仍繼續上班,駕駛7個往返星菲泰港的航班,更至少3次順利通過入境時必須經過的體溫檢測儀。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本周一(25日)解釋,體溫檢測儀設有下限,如果該機師的體溫並非太高,「度唔到都唔出奇」。
《香港01》向衞生署了解,設在機場的體溫檢測儀下限是攝氏多少度,惟未獲正面回覆。記者翻查資料,發現早在2013年香港大學一項研究,已指出機場及邊境口岸使用的紅外線體溫檢測儀之量度結果有偏差,推算最少有13%發燒病人被走漏眼。

徐德義昨回應傳媒提問時指,體溫檢測儀設有下限,坦言若該機師的體溫並非太高,「度唔到都唔出奇」。(資料圖片)

徐德義昨日回應傳媒提問時指,體溫檢測儀設有下限,坦言若該機師的體溫並非太高,「度唔到都唔出奇」。而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就解釋,或因機師服食了退燒藥,令他在入境時可通過檢測儀。

衞生署拒回應機場體溫檢測儀 誤差率有多少

記者昨天向衞生署了解體溫檢測儀下限是多少度;入境旅客體溫需達攝氏多少度,體溫檢測員才會為其覆檢體溫;港口每年;現時機場使用的體溫檢測儀誤差率為多少;現正使用的體溫檢測儀的型號、數量;國泰機師在入境前有無服食退燒藥物等資料時,都不獲正面回應。

衞生署僅指,港口衞生處一直於各口岸,包括香港國際機場,執行健康監察措施,備有紅外線熱像儀對入境人士進行體溫監測。體溫檢測人員職員並會在衞生署人員的指示下為旅客進行評估,若發現懷疑個案,會立即轉介病人至醫療機構跟進。

出入境口岸設有紅外線監測儀器。(資料圖片)

記者翻查資料,發現在2013年4月《香港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本港邊境口岸的紅外綫體溫探測儀(IRT)最少走漏13%、即每8個發燒者走漏1個。香港大學在2005至2006年於瑪麗醫院急症室為逾1500名求診者,於前額、正面及側面的1.5米距離,以遙感紅外線體溫探測儀量度體溫。

當時負責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張文勇曾指出,研究發現,誤差平均有攝氏3至4度,最極端的情況是,實質體溫為攝氏39度者,以IRT遙距量度卻只度出攝氏32度,他認為IRT存在根本系統問題,即使調低或調高篩選值都不會準確。研究發現,若把最低篩選值設定為攝氏35度,推算有一成三人實際體溫高於此度數,惟未能被偵測出來。

當時衞生署回應時承認,港口衞生處於口岸使用的紅外綫體溫探測儀,設定篩選溫度為攝氏35.5度。

2013年的一項研究,指出本港邊境口岸的紅外綫體溫探測儀(IRT)最少走漏13%、即1/8發燒者。 (資料圖片)

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衞生署設在口岸的體溫檢測儀只是「粉飾櫥窗」,未能起到篩選出染病的入境旅客,效用很低。他指出,紅外線體溫監測早被詬病誤差大,而衞生署一直將監測工作外判。外判商以低價聘請未受足夠訓練、缺乏醫學知識的職員負責監測工作,郭家麒坦言:「難聽啲講,係擺個人喺度而已。(政府)使咗咁多錢,但把唔到關,(監測儀器)缺乏科學證據。」

▼麻疹防治懶人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