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教育】製造情景讓小孩扮演角色 入「戲」表達感受學解難
自古有說「勤有功,戲無益」,但這句話在現今社會或者已不適用!從遊戲中學習,「戲劇」讓小朋友寓學於樂,提升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戲」從此變得「有益」。很多教育界人士認為戲劇是提升幼童學習成果的有效方法,透過設定不同情景,把學科知識與品德情操結合,有助小朋友全面發展。「戲有益」深耕計劃由陳廷驊基金會慷慨資助、香港話劇團籌辦及培訓,夥拍香港教育大學為研究機構,並獲民政事務局及教育局鼎力支持,透過導師培訓,把戲劇教育的種子散播到各間幼稚園,所有參與學校可獲全數資助,計劃的第四期即將展開,將提供近30個名額讓學校參與。
由到校培訓及支援 深耕細作至日常教育模式
戲劇教育於世界各地,尤其歐美都非新鮮事,但在本地幼稚園應用上,大多限於畢業禮的話劇表演。「戲有益」深耕計劃監督周昭倫(Mike)認為,戲劇教育在於透過設定有趣情景,讓小朋友代入角色,發揮想像和創意,配合日常生活的經驗去學習和解難。「單一次角色扮演的演出不能使小朋友真正代入,因此我們自2017年起把計劃發展成長期協作,幫助幼稚園老師把戲劇融入日常教學,至今已有近60間學校參與。」香港話劇團派導師走入參與計劃的幼稚園,為教師提供12小時戲劇教育工作坊,以及與核心小組老師進行50小時協作教學培訓。
「戲有益」深耕計劃目的與內容:
演繹繪本故事 代入角色學習解難
戲劇導師蘇欣怡(Yannie)和Mike都說小朋友通常很快便能入戲,而且反應出乎意料地好。「有次故事講到有大狼襲擊農場,有位小朋友真的感到害怕想離開,但當老師耐心解釋,他便明白面對危險要冷靜尋求協助。」
有一次,老師根據繪本《好朋友》的內容,和K3小朋友一同演出這故事。故事講述農莊主人生病,小動物要合作到處找食物,更要造船出海。老師請小朋友扮演動物角色,當中他們學會了不同動物的習性;出海遇到壞天氣,有小動物不幸跌落海,Mike說真的有扮演小雞的小朋友二話不說跳船救朋友,沒理會自己其實會不會游泳!
Yannie說有小朋友因投入角色而變得自信,勇敢表達個人感受!「有老師向我們反映,不少內向的小朋友一旦投入角色,就會勇敢表達意見。」有位平日內歛的小朋友,披上小豬戲服後,忽然講出心底話,「小朋友說自己怕被同學取笑太胖,所以躲起來吃飯,其他小朋友聽到便直說取笑他人的行為是不禮貌的,加上老師事後講解,大家都明白說話要顧及他人感受。」
戲劇讓小朋友對品德有深刻體會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暨計劃首席研究員譚寶芝博士,透過跟參與學校的校長和老師訪談,發現不少老師以「驚喜和神奇」形容戲劇教育:「戲劇教育不但成為老師日常教學的工具,更協助他們統整不同學習範疇,改善其校本課程。此外,我們邀請了海外幼兒戲劇教育專家,為整個計劃提供意見。」
陳廷驊基金會行政總裁鄒秉基亦十分投入計劃,在觀課後表示戲劇教育包容性很高。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小朋友透過角色扮演,發現一些平常不敢做的事其實並不可怕,過程中更能夠學習如何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及社交禮儀等。「教育是基金會關注的三大範疇之一,而我們深信透過戲劇教學提升優質學前教育,不但對學生的成長有正面影響,亦帶來正面的社會效益。」
Mike指在「戲有益」深耕計劃下,戲劇導師會與全港幼兒機構教師同行:「計劃亦有助實踐政府於2017公布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中之『全人教育』與『在遊戲中學習』等發展和教學原則,相信會讓教師和小朋友都獲益良多!」
「戲有益」深耕計劃第四期現正接受報名,詳情可到 www.playfullearning.org.hk 了解更多。